对于赵林来说,他注定在某个方面超越宋宁甚至萨米了,萨米从未击落过隐形机,而宋宁击落了一架含金量不高的F35,当这架F35转向海边逃走时,它对于5点钟方位追击的宋宁而言,实际上是不隐形的;而赵林的打下的是一架F22,尽管1分钟后又有一架F22被击落,但是那已经第二架了,其价值与首开纪录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宋宁很快就嗅到了敌机的气味,他打开光电雷达进行被动扫描,很快发现了一个红外辐射源,辐射源转过山头不见了,不过找到它们只是时间问题。

“黄河,敌机有几架?”

“地面防空部队说看到3架,击落了一架。”

“就是说2架?”

“应该是这样吧?”

预警机不确定地说道,这个数字与苏27在高空中看到的目标数倒是一致的。

宋宁小心控制飞行,有赵林在后方掩护,他可以仔细搜索前方,而不必一直提防四周的情况。

战斗机迅速飞到刚才敌机消失的区域,他用肉眼看到了一架灰白相间的米格29迅速在雪线以上移动,并不是什么海军蓝,看起来敌人在地下机堡里也没闲着,对飞机颜色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些新的伪装色很适合这一带山区,如果它再低几百米,凭着与岩石和砾石的颜色掩护,自己未必能第一时间看到。

他用iRST悄悄扫描目标,没有使用共轴激光测距,以免惊动敌人,他目测估算,距离在8公里外,势必在靠近些才能攻击,同时他还留心搜索其余目标,但是一时间没有看到。

毫无来由,那架米格29upg突然拉了起来,突破山脊高度的同时,被远处的预警机发现,同一时间宋宁垂直显示器上可以看到闪烁的目标位置了,当然是数据链的功劳,不过这些都嫌多余了,他的偷袭破功了。也许敌人打算在5到6公里外做一个筋斗,然后拉开架势反击,或者在地形干扰外的较高高度进行一次机动摆脱。

“轮到你了。”

宋宁大喊一声,继续保持跟踪,这会儿他的红外格斗弹正在冷却,无法转换中距弹,不过赵林可以做一次攻击。

赵林的雷达立即锁定垂直拉起的敌机,距离不到10公里,非常理想的中距弹攻击距离,实际上,中距弹的命中率还是在视距内稍高些,距离远了,这些导弹很容易在一两次中等过载转弯后被甩掉。

2枚中距弹先后发射出去,直奔那架米格29,宋宁放弃攻击,一头扎下山谷,以免导弹主动雷达开机后出现识别问题飞向自己,当然同时他必须提防另一架米格29。

罗尔中校听到了电台里队员的呼救,迅速回转过来,转弯过程中丢掉了机翼下的2个油箱,保留了机腹下的那个,这个油箱对滚转和加速都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他权衡再三,没有扔掉它以及里面还剩下的1100升燃油。

宋宁立即注意到了雪山上移动的亮点,这是战斗机启动加力后的火光,不是一个而是2个,显然今天指挥机对情报的掌握始终是有失误的。他抬起头,看到2枚中距弹从上方飞过,以一个异常紧凑的转弯,飞向已经被漫天曳光弹遮挡住的目标。从导弹的转向的泼辣程度,可以看出目标摆脱的转弯时拼了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