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国】

在嫪毐被诛,吕不韦遭削的时候,一股政治思潮在秦国的朝廷涌动,所有的外籍大臣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个曾经具有海纳百川胸怀的秦国突然变得不受欢迎,各种流言蜚语在明里暗里地流传着,传达着同一个消息:是该驱逐客籍大臣的时候了。宗室力量和本土大臣是这种思潮的主要推动者。秦王嬴政年纪虽轻,但是颇有主见,可是他时间不长的从政经历告诉他宗室力量和本土大臣的意见或许是对的。他的仲父——秦国的大相国——来自韩国的吕不韦,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秦国求发展,结果又给王室家族和秦国带来了无上的耻辱,这段经历使每一个宗室成员和本土大臣感到由心往外的厌恶。

爱屋及乌,当然恨屋也及乌,吕不韦犯下的错拖累了所有客籍大臣。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天纵奇才如秦王嬴政者包围在这种气场之下也很难对事情进行客观地分析,陷入选择性失明。而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的案件又使这种情势变本加厉了。

话得从公元前246年说起,那一年秦王嬴政刚登上王位,不过事情的起因倒与秦王无关,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当时秦国的当政者是吕不韦。自从范雎提出“远交近攻”以来,秦国就将主要矛头集中在心腹之患的韩、魏身上,就连著名的长平之战都是由韩国直接引起的。从范雎到吕不韦,秦国几乎不间断地派军对问候韩魏的边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不在话下。韩国君臣眼瞅着就要亡国,不知道哪位高明之士想出了个饮鸩止渴的招数,派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工程师入秦游说当局,使秦国将越过越好人力物力用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比如挖个渠,堆个堰什么的。当然想出这个办法的家伙也不乏历史知识和奇思妙想。在500年之内的历史中与此类似的事情曾经出现过两次,勾践在对他的宿敌吴国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颠覆的手段中有一招就是派人向吴王夫差灌输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后来楚国灭越国的时候也是派一名大臣派到越王王无疆那里,败坏了越国的政治,使越国的财富无止境地消耗在享乐和公共建筑上。(写到此,突然发现越国的兴起和衰亡都是由于同一种把戏。偶然乎?报应乎?)韩国君臣不无理由认为秦国也会走上吴国、越国的老路。

于是咱们的郑总工程师带着与他的抱负极不相称的政治任务来到秦国。来到秦国后,接待他的是他的老乡吕不韦。郑国展开地图用他那特有的科学口气平铺直叙,没有雄辩术和修辞学,数据的魅力却强过一切雄辩术和修辞学。郑国在地图上比比划划,同时口中念念有词:秦国的核心地区是一块四塞之地,泾河与渭河中间经过,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美中不足的是两条河流时常泛滥成灾,冲毁房屋,淹死百姓,而关中平原又时不时地遭遇天旱。如果能将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和利用,关中平原的土地潜能可望进一步挖掘,要做到一点说起来并不难,只要开一条大渠将泾河水引入关中平原即可,但实际上这条渠道的修建却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最典型的要数途中的清峪河、蚀峪河。我研究水利多年,也算有点心得,有一项还没有申请专利的“横绝”技术可以将二水堵住,这样,泾河水就能保质保量地流入关中地区。根据初步估算,此渠长约300里,需耗钱数万金,人工数十万,十年可成。渠成之后,关中4万多顷盐卤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60万野战军的军粮也有了着落。在郑国平淡的叙述中,吕不韦看出了这项水利工程的巨大价值,既是对秦国,也是对他自己。秦国将得到的好处自不待言,而吕不韦也可以凭借推动这一工程载入史册,成为不朽,正如他后来组织撰写《吕氏春秋》一样。

然而庭议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条水渠的花费吓到了绝大多数的大臣,但吕不韦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便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决策权将这条渠由构思变成实际行动。有了吕不韦的支持,郑国便一头扎进这项让他身体疲劳,心理兴奋的伟大事业。这一年,水渠正式破土动工。

很显然,韩国在将郑国派出之前,没有对他进行政治审核,也许在韩国看来,根本无需对郑国进行政治审核,因为科学家郑国在政治上毫无疑问是可靠的。其实郑国对任何一国都是可靠的,在他的眼里,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无论韩国还是秦国,可是一个间谍或者破坏者必须要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在水渠的工地上,我们看不到破坏者的心机,只能看到建设者的热情。秦国破坏者,秦国建设者?这个问题根本无须去考察当事人的出身,所有的证明材料全部写水渠工程上。一个地下破坏者施工理念与建设者的施工理念决不相同,前者要做的是弄出不合理的设计、有意的留下安全隐患、大量浪费物资、残暴地对待民工,后者要做的是设计上讲究科学性、施工中追求多快好省、爱护民工、财务清晰,确保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秦国幸运的是,郑国不是前者;对韩国不幸的是他是后者。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家的追求彻底战胜了间谍的使命。

然而,到了第九个年头,眼看大功就要告成,郑国的来历突然被人揭发出来,原来秦国的首席水利工程经理竟然是韩国的间谍。这一间谍门事件惊动了秦国朝野,这个时候秦国正在对外客过敏,吕不韦带给秦国的伤害还没有消解,这里又突然跑出了郑国。秦王对外籍大臣的厌恶再也无法遏制了。秦王的气质具有爆发性,他的原则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于是一条命令从天而降——逐一切外客!

所有的外籍大臣都震惊啦,但是他们知道秦王的命令不可违背,如果以前他们还对这一观点抱有怀疑的话,经过嫪毐、吕不韦事件之后,没有人再敢怀疑。于是所有外客,无论他们在这之前是前程似锦还是前途渺茫,是在奋力拼搏还是在暗待时机,对不起,请就此打住,因为秦王让你们走。客籍官员只要收拾起行囊,依依不舍地踏上东去之路,咸阳城外摆起了长龙。

海纳百川的秦国精神就此消失了么?各国人才的大熔炉从此熄火了么?欲知详情,请看下节——李斯。

【2、李斯】

面对厄运的突然降临,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逃避,可秦国的法制严格而精细,没有人能躲得过户籍审查。人们的第二反应是抗争,可是这种行为的风险系数更大,秦王的显露的几手铁腕依然让他们心有余悸,因抗命而倒毙阙下的二十七名大臣便是明证,最后他们只好选择认命。

当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的时候,正是英雄好汉大显身手的时机,只有口袋瘫瘪下去的时候,放在里面的锥子才能脱颖而出;只有人气低迷,交易萎缩的时候,才是炒股高手大显伸手的时候。在被驱逐的官员当中,无论从那方面讲李斯都能算得上是精英,他的出身、他的学识、他的才干、他的志向、他目前的地位都是同行人中的佼佼者。因此李斯认为自己有必要改变秦王的想法,为自己,也为了与他同命相连的人。

李斯的奋斗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据说他从政的灵感来源于两只老鼠。从这方面讲他与迪兹尼的经历倒有几分相似,不过迪兹尼从老鼠身上得到的是艺术形象,而李斯从老鼠身上看到的是“心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人生哲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年轻的时候,李斯在楚国的上蔡当一名小小的公务员,他娶了媳妇,生了儿子,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日复一日过着单调而重复的生活。这样的生存环境对庸人而言胜似天堂,他们经常用“平平淡淡就是真”进行自我安慰。可是李斯是一匹还不为外人所知的千里马、而且是黑色的。他从生活中享受不到幸福,这里只有漫漫的无聊抽丝剥茧般消磨着青春,只有无尽的空虚无时无刻腐蚀着生命。想起外面的战天斗地的世界,李斯内心就泛起一阵狂热,但所能做的不过是急匆匆地原地绕圈,手足无措地四处抓狂,没有人的时候大概也会学两声狼叫。可是周围的环境无声地提醒他,喂,老兄,这里是上蔡!顿时,李斯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有一天,李斯去厕所大便,当他蹲在茅坑上发呆的时候,忽然听见茅坑下面瑟瑟作响。李斯低头一看,只见茅坑里面有两只肮脏的老鼠在搞活动,它们的神情既紧张又兴奋,兴奋是由于天上掉“馅饼”,紧张是担心馅饼砸到身上。两只老鼠的滑稽形象刺激了正在发呆的李斯,他想起了它们在公家仓库里的同类,那里的老鼠从不为食物发愁,居住的环境也非常卫生。

李斯同学想来喜欢思考一些人生哲理。仓库里的老鼠食人之所食,而厕所里的老鼠却食人之所泻,同在一个种族为什么处于食物链的上下两层呢?这个生物学上的特殊现象引起了李斯的好奇心。细想之下,李斯明白了这一切都是环境惹得祸。进而李斯又将这一生物学现象推广到社会学领域,环境能影响老鼠的价值取向,当然也能够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得出这个结论后,李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茅坑里的两只小老鼠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永久性地成为鞭笞他努力向前的反面教材。在以后无数的艰难时刻,李斯一想到当年茅坑中的两只小老鼠,便不敢松懈。

而眼下李斯要做的是辞职。在亲朋好友,同事族人异样的目光下,李斯坚决地推掉了工作,而后打点盘缠,走上了周游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斯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深信不疑,但他也知道自己目前也还只是一块未经打磨的宝玉。因而李斯没有直接去游说诸侯,而是先去拜访名师,准备进行系统、正规地学习。

无须远行,在楚国的兰陵郡就有一位名师,荀子是也。说起荀子,他可是大有来头。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国,在文化圣地“稷下”之宫混得很是不错,曾经三次担任“祭酒”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学会主席。后来又四处游走,到过赵国和秦国,在秦国荀子还见到了秦昭王,并给予秦国高度评价。在赵国,荀子曾经于楚国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谈论军事思想。春申君在楚国当政之后,荀子又在春申君的支持下在兰陵为令。春申君失势之后,荀子退出政坛,专心教学,教学基地就设在兰陵,就是李斯想要去的地方。在思想上,荀子既属于儒家又属于法家,他强调礼教的作用,但又认为人性本恶。现今流传最广的是他的教育思想,一篇脍炙人口的《劝学篇》不知教育了多少中国人。其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名句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语言宝库。

李斯在荀子门下刻苦地学习,一直持续了七年,但严格说在这七年李斯并没有学尽荀老师的所有知识,其中原因不是李斯接受能力差,也不是荀子不乐意教,而是由于李斯骨子里就是一个出世主义者,因此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帝王术上,在天理人心等方面只是进行了泛泛地涉猎。帝王术更多地体现了法家思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儒法兼修的老师却教出了彻头彻尾的法家弟子。好在荀子一代宗师,胸怀广阔,只求弟子成才,不求弟子在学路上与自己一致,并不像后世的学者经常因门派而争吵,而不是真理。无独有偶,在李斯求学期间,另外一名更实际的弟子也加入到求学者的行列,此人便是韩国的王室贵族韩非。韩非来目的更直接,他不像李斯还没有自己的舞台,他的舞台是现成的,韩国就是他的天空,他要学的是富国强兵之术。不用问,韩非也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法家。共同的志趣将李斯和韩非两人拉在一起,两人关系非常亲密。韩非口吃,但善于写文章,他的文章经常受在同学们中间争相传阅。

七年之后,李斯自度学成,来向荀子辞行。师徒告别之时,徒弟一般要谈谈自己今后的发展计划,还要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感谢。李斯的辞行表白别具特色,闪耀着强烈的入世光辉,数千年后读来仍然让人心血澎湃,他说:“我听说人应该抓住机会一炮走红,现在各大国正在激烈争斗,游走四方的雇佣兵主导着时代的潮流。秦国企图吞并六国,一统河山,这正是布衣人才大显身手之际。处在低贱位置而无动于衷的那些人,好比绵羊看见鲜肉,恰似长着人脸而行尸走肉。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卑贱,最耻辱的莫过于穷苦。比这更其不幸的是长久地生存在卑贱、穷苦地环境中不思进取,张口世界太黑暗,闭口人性很肮脏,而自诩清高无为,这决不是爷们儿的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