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一词,源自《左传,隐四年》。说的是卫国大夫石蜡的儿子石厚,因对国君桓公不满,与公子州吁同谋杀死桓公,石蜡知道后便把石厚杀掉了。当时的士大夫称赞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违法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是一个正直而有良知的人在亲情和法理之间作出的凛然选择呀!

我现在要讲的一个故事,也和“大义灭亲”有关,只不过事情发生的时间不是远古,而是现代。由于时代不同,法律制度不同,他的惩罚行为越过了法律规定的途径,惩罚的程度也超出了法律许可的范围,因而上演了一场连续性的悲剧。

1993年7月1日上午9时许,启明市公安局慧和乡派出所新任所长杨士平,来到士连村进行违法犯罪人员调查。此前,他在所内的重点违法犯罪人员的帮教档案里,沒有看到士连村陈卫新最近三、四年的动态性资料,是陈卫新最近几年表现较好,还是帮教工作上出现了漏洞?出于责任心的驱使,陈所长决定亲自到士连村了解情况。

在调查中,村里的干部和邻近的村民都反映,这几年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安定,因为陈卫新已失去踪迹三年多。当问及陈卫新可能去了哪里、和家中有没有联系时,他们都回答不知道,也没有发现他的亲属寻找。

陈卫新去了哪儿呢?如果是去了外地,靠什么维生呢?会不会在外地作案犯罪呢?为什么一直沒有和家中联系、家中也不着急呢?会不会出现了什么意外呢?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杨士平来到陈卫新家,进行一次正面走访。

来到陈家后,杨士平看到的是一对六十岁左右的老年夫妇。不知是因为家境贫寒还是由于疾病缠身,总之,显得面目憔悴,白发满头,老态龙钟,而且老妇人的双目几近失明,行动困难。

老夫妇是陈卫新的父母,他们对杨所长的到来,表现得有些举止失措,坐立不安。

“陈卫新到什么地方去了?”杨士平开门见山地问。

“可能去外地了。具体在什么地方,他沒有和家里讲,我们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陈卫新的父亲陈士海轻声回答。

“是什么时候出去的?”

“大约在1990年春节前后。”

“陈卫新出去后再沒有和家里联系过?”

“沒有。”

“你们想办法寻找过他吗?”

“沒有。”

“你们作为父母,儿子出去了这么长时间,杳无音讯,难道就不担心?”

“我们没有这个儿子。我们只有一个儿子叫陈卫兵,出去当兵了,现在在军事学院上学。”陈卫新的母亲愤愤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