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动把植物馆交给张富德,之后,这里就成了农大的外置研究室。

张富德原本很担心孩子,担心他因为父母的死亡一蹶不振,但在相处两三天后,他彻底放心。

孩子很喜欢读书,他渴求知识,植物馆里的每种植物都烂熟于心,成绩也名列前茅。

被问及有没有问题时,他总是摇摇头,回道,‘妈妈是不会希望我难过的,我要努力读书,将这个世界改变的更好,这样,妈妈才会为我骄傲。’

现在看来,这些话语,根本不应该在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口中出现。

可那时的张富德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只是觉得这孩子很懂事,很聪明。

孩子的成长,张富德没有参与。

他是一位教授,不可能一直待在一个地方,搞起研究来,十天半个月关在研究室都属正常。

而他也没想过,一个半大的孩子,是如何一个人在家生活,还平安长大的。

等他接到消息,得知这样一个乖巧聪慧的孩子会自/杀,张富德首先是不相信。

谁都有可能这么做,唯独他不会,他是那么懂事,怎么可能轻易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幸好,救护车来的及时,他被救下来了。

张富德赶去探望,才得知孩子在学校里长期遭受冷暴力和武力攻击。这件事情没有人举报,学生没有说,老师也没有说,是负责检查的医生发现的。

那身上密密麻麻的伤口,有新有旧,从小时候到现在,最新的伤口,是他手腕那条疤。

也是这时,张富德遇到他原来的学生,才知道孩子曾经来找过自己。

而他却因研究错过,导致孩子母亲的死亡。

那一瞬间,张富德愧疚万分。

他想劝说安慰孩子,孩子却早已平静情绪,反过来安慰。

‘我已经想通了,张富德教授,不会再做傻事的,你放心。’

是啊,他每次都这么淡然,让人真的以为他没事,他不会诉苦,不会和别人说自己过得多么不好,永远把嘴好的一面呈现,让张富德安心。

空荡荡的病房,只有张富德一人探望,凄凄冷冷。

等他回到学校上课,又因为课业繁忙,四处奔波,没去看过孩子,孩子从来不埋怨他,只是让他放心的去上课,自己不会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