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苏辙兄弟学成之后,进京赶考,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来到了欧阳修面前。】

与此同时,天幕出现新的画面。

欧阳修的演员担任礼部考试的主考官,手上拿着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和同僚赞不绝口:"这篇文章引古喻今,说理透彻,见解独到,这人有状元之姿啊!"

《刑赏忠厚之至论》里面阐明了以仁治国的思想,别说言之有物,简直干古传诵。

同僚看了,也拍案称奇:"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头头是道的文章了。不如把他定做第一名?"

欧阳修的演员提起笔,正准备标个第一,结果转念一想,不对,他的门生曾巩也参加了这场考试。

这篇文章不会是他的好徒弟曾巩写的吧!

如果把曾巩点成第一的话,那么放在别人眼里不就有黑幕了吗!

欧阳修思来想去,只能忍痛割爱,把这篇文章定为了第二。

结果试卷批完,大家拆开名字,却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是曾巩,而是陌生的苏轼!

欧阳修等人:“……”

【闹了一场大乌龙,不过结果是好的,苏轼还是顺利被录取,还因此成了欧阳修的门生。】

【为什么会闹出这种乌龙呢?那是因为宋朝终于开始糊名字了。

唐朝的科举考试,不糊名字,人家阅卷老师一看名字,居然是宰相之子,立马点为第一。纵使文采高如李商隐和王维,也得屡屡落榜。

宋朝开始,科举考试才算有名有实。】

天幕此话一出,大唐的皇帝以及文武百官都陷入沉默。

别骂了,别骂了,已经在改了!

天幕把苏轼写的文章全文都放了出来。

文书官员正在疯狂记录苏轼的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轻咳两声,耐心地看起苏轼的文章,越看越觉得不错。

“天幕放了这么多诗人,朕很少有看见政论写得好的诗人,苏轼算是个例外,《始皇论》如此,这篇文章也是如此。”

“爱卿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房玄龄颔首:“这篇政论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能写得出来的,文风非常老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