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郡府官员黄秉、刘适二人,偷偷贪污了这笔钱。找出罪魁祸首后,鲜于冀提起笔来,给刘秀写了一封奏疏。

大概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会注重小节,只有种地的俗人,才会见财起意。表面高尚,实则卑鄙虚伪的小人当道,乃忠臣之不幸。

写完这封奏疏,鲜于冀让赵高代自己上疏天子,而后他出了郡府,乘坐阴府马车,西行三十里,消失不见。

等鲜于冀走后,黄秉、刘适二人,就在郡府之内,而且就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当场暴毙。

这件事,不仅在清河郡造成了轰动,同时也惊动了洛阳朝廷。

民间更是把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有心之人不失时机的从中挑拨,说当今朝廷无道,导致忠臣蒙冤遇害,死后做了鬼神,都要重返阳间,讨个公道。

身在修武的刘秀,得知此事后,颇感诧异,他召来李通、伏黯、宗广等人,谈论鲜于冀的回魂查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通、伏黯、宗广等人面面相觑,沉默了好一会,宗广方开口道:“陛下,此事应该不会有假!赵高是伏司徒的学生,与鲜于冀并无交情,而且他是接任太守的人,也没有理由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帮着鲜于冀蒙骗朝廷,蒙骗陛下!”

刘秀扬起眉毛,问道:“所以,宗尚书认为,鲜于冀是真的死后显灵了?”

“呃……”此事听起来是有些诡异和荒谬,但实际的情况就是这样,而且当时看到鲜于冀现身的人,可不仅仅是赵高,还有那么多的郡府官员,以及城中的百姓。

见宗广低着头,没有说话,刘秀又问道:“是不是已经确定,鲜于冀确实是病故了!”

这回宗广没有犹豫,连连点头,说道:“鲜于冀生前是太守,死后先去拜祭的人不在少数,他确确实实是病故了。”

刘秀眯了眯眼睛,一个明明已经死了的人,却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郡城现身,到郡府查案,为他自己讨说法,这事怎么听怎么让人觉得诡异,甚至是毛骨悚然。

最最关键的问题是,此事对自己的声望已构成了极大的影响。倘若此事不能得到控制,传得愈演愈烈,自己在百姓心中,一下子就会从明君变成昏君、小人。

李通接话道:“陛下,微臣也以为,鲜于冀诈死的可能性确实不大!贪污两百万钱的人并不是他,而是黄秉、刘适,鲜于冀做太守做得好好的,他实在没有必要诈死。”

刘秀揉着下巴,沉默未语。正如李通、宗广所言,鲜于冀没有理由诈死,而且当时有那么多人去吊唁,他若是诈死,人们不可能看不出一丁点的端倪。

一个明明已经死了的人,却突然出现在郡府,不可思议,也解释不清楚。

刘秀正被鲜于冀回魂之事困扰之时,许汐泠和花非烟来到修武,她二人也是为鲜于冀之事而来。刘秀在自己的房间里接见了她二人。

许汐泠直截了当地开口说道:“陛下,属下以为,鲜于冀回魂之事,为江湖人所为。”

听闻这话,刘秀精神一振,好奇地问道:“难道,江湖中还有人善于巫蛊之术,可让死人回魂?”

许汐泠微微一笑,转过身去,背对着刘秀。刘秀还没反应过来,许汐泠开口说道:“陛下以为臣妾是谁?”

她的话音,几乎和阴丽华一模一样,如果光是听声音,不看人的话,刘秀定要以为阴丽华也来了修武。他正吃惊之际,许汐泠又道:“微臣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