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遇给戚兰的回信中,言明他在县学讲学之事。但是关于他去不去金陵,还要再考虑考虑。

长宁镇距离金陵可谓千山万水,路上的盘缠,沿途的人身安危,以及他真去了金陵,又如何落脚等等问题,都要一一考虑到。

信件当天被送往了驿站,不知何时传到戚兰手中。

秦遇与戚兰隔的远,倒是经常见到戚伊。对方经常来问秦遇问题。

当初戚兰跟秦遇说,想让戚伊厚积薄发,一口气去冲小三元,结果戚伊没忍住提前下场了,现在只考了童生。以戚伊的实力,参加院试考个秀才应该没问题,但是名次估计不会太好。

戚伊心里也有数,所以暂时缓一缓。

县学中,私下没人时,戚伊就来跟秦遇闲话家常,或许是因为秦遇如今是举人,又或许是秦遇稳重温和,戚伊对哥哥的想念和崇拜,一部分移情到了秦遇身上。

明明他们年龄相差不大,本该是友人相交,但来往间,反而是兄长和弟弟的感觉,偏偏谁都没觉得不对。

甚至,戚伊对秦遇的称呼不知何时变成了“遇哥”,以前他都是直呼秦遇其名的。

戚伊向秦遇请教了几个问题之后,忽然朝秦遇眨了眨眼,暧昧道:“遇哥,现在应该有很多人想给你说亲吧。”

如果说三年前,秦遇考上秀才,年仅十二,说亲委实早了些。那么现在秦遇不但考上举人,年龄也正合适。

当下定亲,等个一年多再成亲,时间卡的刚刚好。

戚伊不信他都想的到的东西,其他人不知道。

秦遇抬手弹了戚伊一个脑瓜崩,“你安心念书,旁的不要打听。”

“不。”戚伊哼道:“我就打听,你不跟我说,我去找张婶婶。”

“回来。”秦遇叫住他。

戚伊昂了昂下巴,得意的挑眉。

秦遇无奈:“是有这回事,不过……”

“不过什么。”

秦遇想了想,还是把戚兰给他的信件内容说了:“你大哥给我来信说,让我去金陵。”

其实,就是没有金陵的事,秦遇也会拒绝现在说亲,十六七岁真的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