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双,随着天子大婚的喜讯,随后地方又接连传来坡塘和农作之利,各中各样的奏折上书,大大小小居然有六十多条。

秦遇看过,其中有三分之二顶多算小聪明,奖一两银子就很好了。不过天子大婚难得,此时不讨巧,什么时候讨巧。

天蕴帝果然欣喜非凡,他未尝没看出来,但是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切实有效的法子就已经很让人高兴了。

毕竟水利法今年才推行。

天蕴帝大手一挥,重赏了底下人,其中有一个人造出了古代版“起重机”,其中用到了滑轮原理。

其实滑轮运用早在秦时就有了。古人的智慧不能轻视。

那人直接被封了个小官。嗯,空有尊荣而无实权的小官。

天蕴帝虽然想推行新法,但也知道轻重,奖赏有作为的百姓是一方面。但这些百姓没有经过正儿八经的科举,不了解官场制度,真让其当了官,苦的是一方百姓。

天蕴帝知晓利弊。不会干丢西瓜捡芝麻的蠢事。

边关太平,百姓安居,今年这个年过得十分热闹。

秦府也来了新客,秦遇在花厅看到桓先生桓父和桓清三人时,有些意外。

桓先生和桓父向秦遇行拱手礼,秦遇回礼,之后才轮到桓清对秦遇行弟子礼,轻快的唤了一声“师父”。

秦遇颔首示意,在主位上坐下,其他人才跟着落座。府里下人接连上茶点。

桓父一脸赧容,“冒昧打扰,还望大人勿怪。”

他将手边的礼盒呈上,秦小山上前接过。

秦遇莞尔:“阿清既然已拜入我门下,便不是外人,桓兄若是不介意,唤我随之即可。”

“咳咳——”正在饮茶的桓先生冷不丁呛的直咳嗽。

众人都望了去,桓先生摆摆手:“无妨,你们不用咳……咳咳…管我。”

其他人有些担心,直到桓先生不再咳嗽才作罢。

桓父这才继续跟秦遇交谈,桓先生在旁边听着两人一口一个“随之”“桓兄”,脸色微妙。

他是桓清亲大伯,桓父的嫡亲大哥,而秦遇是他曾经的学生,他的学生如今在跟他的亲弟弟称兄道弟……

这关系真谜。

桓父主要是介绍一下自家情况,当初桓清拜师的消息传来,他们都还有些不敢相信。

桓父此番亲自前来,除了近距离接触一下秦遇,未尝没有示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