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具准备的那一只也很白,放在一起一比,马上就能对比出来,就连她这样不会看的人也能认出哪一只是假的,因为那个据说很真的假货看起来像塑料的,它确实白,白得还有点发透,可就是像塑料,不在真货的旁边它就像真的,可是需要她去说服自己——这是白玉手镯,它应该是好看的,虽然不觉得它好看,但它是玉,而且它这么白,还透,是好看的。

可小姑娘手上那一只不用去说服自己,就能看出它是好看的手镯,哪怕能看出它是石头,可它也是好看的石头。

假手镯的缺点是它是石粉压出来的,虽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做的,但可能石粉会经过调色,所以压制出来的假手镯看起来半透还白,通体一色,没有任何变化。

真手镯不是纯白,有些地方颜色发黄,有些地方能看到石性,它没有那么透,却很好看。

——假如她要扮演一个真人,一个存在在历史上的真人,她不应该把她演的像一尊石像,全是美好的,全是一致的,她应该把她演得像一个真正的人。

她不应该所有地方都平的没有一点起伏,没有一点变化。

她应该是不平的,情绪、感情、感受,对身边的所有人、所有事,她不可能待人接物一成不变,不可能面面俱到。

她不需要做到完美,她应该有缺点。

这是她之前不敢给这个角色添加的东西。

【祝女士】太伟大了,这不是一个虚假的角色可以任她去演,她一直拿不定主意,要怎么表现这个角色。

按她以前的习惯,她是热衷于在角色身上添加符号的,不管好坏。

但这一次她不敢。

可是刚才从真假镯子身上,她又觉得如果她真演出了一个像假镯子一样完美无缺,但观众却无法喜欢上的角色,那这个角色的塑造能说成功吗。

——做为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呢?

她还是决定应该做一点小改变。

可以从小处着手,一点点来。

还有,多跟王导商量着来。

她承担不起这个角色失败的责任。

第一天,拍的全是日本学生的戏。

因为日本学生这边的布景简单,人物众多。

所以王导就决定先把这部分的戏赶一赶。

关于日本学生和日本教师,回忆录里是这么写的。

【日本人是非常可怕的。这不止体现在他们军队的残酷上,也体现在他们“怀柔”的一面。我当时在课堂上多次捣乱,日本人的老师全都没有生气。你们能相信,我在课堂上公然说日本天皇是傻子、痴呆,日本老师都没有生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