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县试

夏去冬临, 众人的个子又往上蹿了一截,尤以杜长兰为最,平日里他特意练身, 身形宽肩窄腰, 再寻常不过的长袄套在他身上,也显得朝气蓬勃, 神采飞扬。

年节时, 杜老娘带着小儿子窜门走亲戚,挣足了脸。

年后, 杜长兰告知家人,他要参加县试, 原本在堂屋里吃茶话家常的杜家人一愣, 众人心思各异。

小辈们也不在院里玩了,跑进堂屋。杜蕴坐在他爹身边, 握着他爹的手把玩。

屋里响起杜长兰清越好听的声音, 当提到找廪生作保时,张氏惊了:“要二两银子?”

杜老娘瞥了张氏一眼, 张氏讪讪闭嘴,杜长兰点点头道:“是的,这是县试流程一环, 少不得。”

考生参加县试前,需得先去礼房报名,登记自己的籍贯信息,为保考生身份真实性,不仅每五名考生互结, 还得本地廪生做保。

那二两银子是给本地廪生的风险费。

杜长兰和崔遥他们共六人,如此就多出一人, 陆文英主动提出同甲室其他学生互结,但还差一人,于是从隔壁镇寻来一名书生,互相探了底,一行人这才约好,二月初一起去礼房报名。

杜长兰从袖中取出一张清单,上面罗列县试所需物件儿,文房四宝是必需品。

其次毡布,食物,水,两条干巾子。

杜成礼不解:“小叔,带毡布作甚?”

杜长兰道:“防雨。”

杜长兰将去岁出现倒春寒之事说与众人听,王氏道:“若真是病了,岂不是放弃考试?”

杜长兰温声道:“县试时,考生可以放弃,但往后的秋闱春闱却是不行,我曾听闻前朝一场春闱,考场起火,但彼时未至散考时辰,不给开考场大门,最后烧死了五名考生。”

杜家人倒吸一口凉气,杜大郎磕巴道:“人命关天的事儿,怎么能…”

他想说怎么能这样,但最后想起非议朝廷和天子,又忙闭了嘴。

杜长兰笑了笑:“所以考生自己要多考虑。”

杜长兰的目光扫过家里几个侄儿,详细讲述科举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也将每一个阶段的大概花费提了提,叫众人有个心理准备。

众人瞠目结舌,他们原以为将孩子送进学堂,每年的束脩和书本费是大头,谁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杜二郎喃喃:“怪道是举家之力才供出一位读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