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及钢质气瓶时,斯达尔这位当年主持鱼雷研究的爱尔兰裔海军工程师,神情中显得非常得意。

其实,即便是眼下大明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青铜压缩空气瓶技术,全世界只有大明和英国拥有铸造和碾压压力容器的技术,但除了大明之外,没有一家企业掌握钢质压力容器制造技术。而钢质压力容器技术,正是在他的力主下历时五年才研制成功。

“钢质气瓶?它已经被淘汰了!”

尼古拉的随口一句话,险些没把斯派尔给憋死,但是接下来的话,立马让他服气了。

“不论气瓶发展到什么地步,它都是一种极其容易暴露自身存在的武器,毕竟,压缩空气在驱动鱼雷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而气泡则会暴露鱼雷的存在,米上校,我说的对吗?”

坐在一旁的米昆上校是大西洋舰队第三驱逐舰队的长官,驱逐舰是最擅长使用鱼雷攻击的部队,对于鱼雷自然是非常了解的。而这完全是因为尼古拉并不知道潜艇的存在。毕竟,即便是在“帝国中央试验室”,也不会让一个人接触到全部机密。

“确实,气泡确实容易暴露鱼雷的存在。”

上校的回答,让尼古拉点了点头。

“射程问题、气泡问题,也正因如此,去年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电动鱼雷!”

手指着身后的鱼雷,尼古拉介绍道。

“与空气动力鱼雷不同,电动鱼雷使用铅酸电池驱动电动机作为动力,因为是采用电动机推动,电动鱼雷本身并不需要像空气动力鱼雷那样进行排气,自然不会产生气泡。因此使用起来并没有明显的鱼雷航迹。”

尽管早在十几年前,铅酸电池和电动机就在潜艇上得到了应用,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应用于鱼雷上。尼古拉的这个发明,与其说是发明,不如说是对现有技术进行的整合。

“目前我们使用的通用-50型电动机50千瓦功率的支持下,model1型电动鱼雷在25节的最快航速下,最大射程超过了4000米……”

“4000米!”

斯派尔惊愕道。

“这怎么可能!”

相比于25节的航速,他更关心的是4000米的射程。

4000米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海军的驱逐舰、鱼雷艇以及潜艇,可以在舰炮的交战距离边缘对敌舰实施雷击!而不像过去那样,必须要接近到几百米的距离实施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