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正在淡去,‘四国同盟’正在显现出他的强大威慑力。”

“英国已经没落了。”

在巴黎、在柏林,在维也纳、在莫斯科、,政治家以及元帅们都在那里讨论着这个话题。

他们所看到的是什么呢?

并不是表面上看似公平的妥协。而是在这场角逐之中,大明才是真正的赢家。

大明不仅迫使英国从日本撤军,而且他们还得了东非大片的土地,无论在文字上修饰的有多么美好,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大明才是这次事件的真正受益者。英国的权威第一次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挑战。

英国为什么会临危退缩?

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英国还没有能力去挑战四国。所以在面对大明的时候,英国非常理智的选择了。

大英帝国的软弱和退让,又怎么可能不让全世界位置震惊呢?

“哈哈,你们看到了吗?”

在卢浮宫里,拿破仑四世皇帝,对着他的外交大臣格拉蒙公爵说道。

“现在全世界都看到了英国人的软弱,正像当初我们和大明结盟的时候,他说的一样——只要我们结成一个紧密的同盟,那么英国就是不足为惧的。”

曾几何时很多人都曾怀疑过,“四国同盟”会对英国产生多大的威慑力?毕竟在他们看来,英国从来不曾向任何威胁妥协过。英国只会选择接受挑战。

这也是在“四国同盟条约”签署之后,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的根本原因。因为法国、俄国以及奥地利他们都非常清楚英国人是很难妥协的。

也正因如此,在发现英国居然突然妥协之后,他们才意识到同盟条约的强大的威慑力。

其实这一次,在东京试探出英国的底线,完全是意外的收获——因为无论是在法国,还是俄罗斯或者奥地利,在他们的公使看来,英国并没有占领日本的强烈欲望,否则他们也不会允许“安全区”的存在。

毕竟,日本对于英国来说……是帝国利益外围的外围,他们没有看到英国会为了日本和大明开战的理由,在这个时候,外交官们当然要发挥一下自己嘴炮的特点了。

但是英国人的英国却一直以来对“四国同盟”持有某种警惕,面对几国公使的一到态度,英国的反应是什么?

哎呀我的妈,他们真的联手了!

英国势单力薄,不是他们的对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