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礼堂里的这些与他一同辞职的亲信,西乡隆盛说道。

“现在如果冒然起兵的话,我们很有可能会失败的。”

在西乡隆盛的心里,他是绝对不愿意起兵的,他创办私学校,也不是为了反对朝廷,而是为了防备俄国南下。

“阁下,现在天皇蹊跷身故,在城内外有上万士族随时愿意听从您的号令,只要你一声令下,他们必定愿意追随你,那怕是去死也心甘情愿。”

桐野利秋大声说道,他倒不是夸张,许多士族都极其崇拜西乡,尤其是那些低层士族,事实上,在维新诸功臣之中,只有西乡等少数几个人在意低层士族的利益,他之所以主张“征韩”,与其说是为了扩张,倒不如说是想给低层士族找一条生路。

而几个月前,西乡隆盛之所以离开中央回到地方,除了在“征韩论”上与代理太政官岩仓具视分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对明治政府实施有损于下级武士利益的政策感到不满。他很同情下级武士们在明治维新后的悲惨遭遇。他在请求萨摩藩救济一个参加内战的士兵的信中写道:“临生死之境,使之如私物,事定之后,即行抛弃,影响德义。”

而在日本他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言志诗,也写道:“几经辛酸志始坚,丈夫玉碎耻瓦全。一家遗事人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他更看不惯许多政府高官追名逐利,穷奢极侈,指责他们为“利”忘“义”。

“阁下,佐贺和全天下的武士都在看着您呢!如果,我们不起兵的话,他们可就白白送死了!”

筱原国干也跟着大声说道。此时他显得有些激动。

“身为武士理应为主公去死,可是现在天皇暴卒,我等身为臣子,岂能不为天皇讨以公道!”

不得不说,筱原国干是了解西乡的,在他抬出这个大意之后,西乡隆盛的眉头紧锁,他凝视着远方,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

“如果起兵的话,我等不仅很有可能会战死沙场,而且也会身败名裂,留下耻辱于后人!”

“阁下,我等愿意追随阁下!”

面对亲信们的义无反顾的追随,西乡隆盛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了。

在犹豫了片刻然后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动手吧!”

2月4日,在私学校礼堂开大会,筱原国干、桐野秋利;村田新八、别府晋介等人一致推举西乡隆盛为领袖,起兵反对政府。次日开始西乡隆盛开始招兵,将私学校改为萨军本营,分校改为分营,当天就招募3000人。

1874年2月4日,就在临时太政官岩仓具视刚刚下令陆军省出兵平定“佐贺之乱”,军队还没有出动时,西乡隆盛反叛的消息又传来了,

相比于其他人,作为维新功臣,加之在过去的几年里不断的为普通士族发声,早就积聚了人望的西乡隆盛的造反,立即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

一时间日本震荡,震荡的同时,各地失业士族纷纷起兵响应西乡隆胜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