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刘秀此时已坐回到主位,向他二人摆摆手,示意两人落座。等董宣和张贲坐下,刘秀问道:“我下发到县府的旨意,你二人都看过了吧?”

董宣和张贲欠身应道:“微臣已看过。”

刘秀笑问道:“你二人有何想法?”

董宣沉思未语,张贲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圣明,扩编洛阳县府,以后县府对洛阳之治理,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说说具体的想法。”

张贲正色说道:“陛下,微臣打算将县兵扩充到一个营。”

“哦?”刘秀笑问道:“说说看,为何要把县兵扩充到一个营?”

按照刘秀改制后的编制,一个营是两千人。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十人为什,设什长一人,五十人为队,设队率一人,二百五十人为屯,设屯长一人,五百人为曲,设军侯一人,千人为部,最高军官可能是校尉,也可能是军司马(通常情况下是军司马),两千人为一营,最高军官为校尉。

张贲说道:“一营两个部,一部为县兵,可维持洛阳的治安,另一部可为暗桩,专司负责打探洛阳各地的情报。”

刘秀扬起眉毛,说道:“需要一部人做暗桩?”这未免也太多了。

张贲点头应了一声,而后,他将洛阳地图拿出。刘秀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近前来。张贲立刻起身离席,来到刘秀近前,规规矩矩地跪坐在一旁。

他将地图展开,说道:“洛阳城区,北面的厦门、谷门需各设一处暗桩,东面上东门、中东门、耗门,需各设一处暗桩,南面的津门、小苑门、平城门、开阳门需设一处暗桩,西面的上西门、雍门、广阳门需各设一处暗桩。”

总而言之,洛阳城区的十二道城门,都需设立暗桩,派人盯守。

张贲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北面的武库附近、西面的金市内外、南面的南市内外,也都需设立暗桩。以上只是洛阳城区的暗桩分布。至于郭区,人口更多更杂,所需要的暗桩也要更多,像津门北大街、小苑门北大街、开阳门北大街、上东门西大街、中东门西大街、耗门西大街等等,这些繁华街道,皆需设立两至五处暗桩。还有,城郭之外的郊区,也需设立暗桩,城区、郭区、郊区,林林总总的暗桩加到一起,微臣推算,至少需要一部的人手。”

他边介绍,手指边在地图上划动,刘秀看得仔细,也听得仔细,等张贲说完,刘秀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笑容,看得出来,张贲是真的有下一番苦功夫做研究。

刘秀对张贲不太熟悉,对董宣倒是很熟。强项令就是他给董宣起的绰号。他看向董宣,笑问道:“董县令以为张县尉的部署如何?”

董宣躬身说道:“陛下,微臣并无异议。”

听董宣没有意见,刘秀随即点点头,说道:“就按照你的部署去做吧。”言下之意,就是接受了张贲把洛阳县兵扩充到一个营的提议。

张贲大喜,跪地叩首,朗声说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县令虽是县府的一把手,但是主政的,在兵事这一块,主管的是县尉。县兵扩编到一个营,这无疑是大大增加了张贲手中的实权。

刘秀慢悠悠地说道:“洛阳县府要的人,我都已经给了,以后,洛阳的治安,便有县府全权负责,一旦出现差池,我只问责你洛阳县府。”

张贲吓得一缩脖,正襟危坐地应了一声。董宣则是沉默未语,见状,刘秀问道:“董县令为何不说话?可是认为自己付不起这个责任?”

“陛下有令,微臣自然责无旁贷,不过,微臣可做到尽忠职守,尽职尽责,但……”话到一半,董宣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刘秀好奇地问道:“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