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他的态度又总是充满了自信,也有很多同行在看到这些报道内容的时候觉得林为民是在装13。

是以近些年每次诺贝尔奖公布结果之后,林为民榜上无名,舆论方面说什么的都有,有骂评委会有眼无珠的、有替林为民惋惜的、有讥讽林为民故作清高的、有嘲笑林为民有名无实的……

沾了名利二字,任何看起来高尚的行业都会变得世俗起来。

今年诺贝尔奖公布前,国内一如往年一样,又兴起了一波关于今年诺贝尔奖花落谁家的讨论。

历年来,物理学奖、化学奖这一类专业性较强奖项参与讨论的人是不多的,毕竟有专业壁垒在,可文学奖这个东西,路过的狗都能汪两声显示一下存在感。

所以今年林为民依旧少不了被媒体和读者拎出来评论一番获奖的可能性,最后得出结论:林为民的作品距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仍旧有一点差距,今年获奖的可能性不大。

这倒不是大家有什么先见之明,实在是根据传闻林为民已经陪跑了太多届了。

从最开始有传言说林为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时候,很多国人是激动的,后来没得奖,大家有些失望。到后来,每一次传出提名的消息,大家都抱着期待,可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慢慢的,很多人也就没什么心气儿了。

到现在都没有获奖足以证明中国文学在诺贝尔文学奖那压根就不受待见,过去、现在没有得奖,那么将来得奖的可能也微乎其微,抱着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可谁也没有料到,年年说提名、年年说有可能得奖、年年陪跑,今年突然之间竟然榜上有名了!

斯德哥尔摩与中国有六个小时的时差,瑞典文学院宣布本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结果的时候,国内正是午夜,关注的人并不多。

事先很多关注诺贝尔奖的媒体也没料到林为民真的会获奖,这便直接导致传统媒体在接受新闻时出现了延迟,反倒是国内的互联网媒体率先反应了过来。

燕京时间下半夜两点出头,榕树下率先以站内横幅的形式向站内用户通报了“我国作家林为民喜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

这年头玩互联网的夜猫子数不胜数,消息立刻在站内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用户们纷纷转发,并通过各种渠道求证真伪。

毕竟此前已经传了好多年提名了,一直没中过,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怀疑消息的准确性。

榕树下站内的波澜没有持续多长时间,2:30左右,搜狐的首页出现了林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并且内容比榕树下的站内消息更加详实,立刻吸引了无数还在熬夜的网友的目光。

紧接着,网易、新浪、西祠胡同、猫扑大杂烩……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让无数国人激动万分,难以入睡,奔走相告。

网友们热烈的讨论着关于林为民、关于诺贝尔的各种新闻轶事,亢奋、激动、骄傲,丰沛的情感如同无数条潺潺溪水汇聚成奔腾的江河,国人积攒了多年的诺贝尔情结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

中国诞生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