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价迅速到200万。

240万。

280万!

林海文的老朋友,美国盖蒂艺术中心开价300万的时候,其它竞争方已经退的差不多了。

盖蒂的人也以为自己十拿九稳的时候,大都会经过评断,开了最后一个底线——340万。

再高的话,盖蒂你个东海岸的土包子就叼走吧。

但显然,盖蒂在40万美金的差价面前,选择放弃。因此大都会最终拿到了这幅林海文的新作,花费足足340万。别说吉夫之前认为的便宜很多,现在是翻了一番啊。

340万的数字,是爆炸性的。

新闻嗖嗖地就出来了。

欧洲、美国、亚洲、华国,一点一点地把这事儿给扩散开了。

几百万美金的青年画家作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媒体来说,都属于大新闻啊——尤其是米国,格外喜欢宣传财富故事。这是美国梦的主要组成部分啊,跟华国的24字真言差不多。

“340万!纪录翻番,林海文晋身最值钱的当代画家前50名”

“华丽转身,从畅销书作者到最年轻富翁画家。”这位肯定是功课没做好的,林海文明明是主职画画,兼职写书、骂人来着。

“崛起的华国大师,林海文作品以340万被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华国和美国的吃瓜群众,大约意思是一样的:花钱的是蠢货、有阴谋、壕,床乎?

“我觉得大都会一定是疯了,才会花340万刀在林海文的画上。”

“我怀疑林海文先给大都会捐了钱,才让大都会同意收藏他的作品,这种把戏,我太了解了。”

“上帝啊,上帝啊,林海文真的不需要再来一个女朋友么?我知道你们华国人都喜欢二奶,我可以给他做一个美国二奶啊。”

而对华国人来说,冲击力可能更加强一点。

2000万!

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