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时,一金吾卫骑马飞驰向城门的方向,众人一看,便晓得应该是宫里来的人。

金吾卫在马上抱拳,说道:“陛下口谕,说宋将军与宋夫人连日赶路,舟车劳顿,不必急着去宫中述职。暂且回家休息片刻,择日入宫便可。”

宋广渊简单回礼:“谢陛下体恤。”

那军爷策着缰绳,笑道:“下官身上还有要务,先走了。宋将军若有什么吩咐,可找我金吾卫的将士帮忙。”

宋广渊:“有劳了!”

军爷的马在原地踏了两步,尚未离去,他说:“方才下官路过贺府,听闻贺公本想来城门接宋夫人,岂料气血上涌,一时晕了过去。如今正在家中躺着休息,或许病得严重。”

宋初昭心里道,这外祖父的病还是来得这么,恰如其分啊!她出门时,这老爷子还能一跳三尺高来着。

她又瞥一眼母亲,发现贺菀一点也不担心,就明白外祖父原来是个多年惯犯。

宋广渊忙道:“岳父竟然病了?稍后便去探望,多谢将士告知。”

那将士满意离开,留下面如黑炭的宋老夫人一行人。

顾夫人忍笑道:“宋将军,若不介意,我想先陪着贺菀妹妹走一段,我有好多体己话想与她说。”

宋将军点了点头。顾夫人立即拉着贺菀往贺府的方向走,不忘带上宋初昭。

宋老夫人急说:“我来城门亲自接你,你、你你却要先去看望那家人?”

宋广渊好笑,他最清楚自己母亲的品性,会亲自来城门迎接,已委实稀奇。面上却装出一副愁苦的模样道:“母亲,贺将军已经病重卧榻,他即是我的岳父,又于我有知遇之恩,我若不去探望,有失礼数。我刚回京城,哪能叫人落下话柄?母亲大度,委屈母亲了。”

说完又朝着宋三爷道:“三弟,你先将母亲带回去,把你外袍脱下给母亲盖着吧,免得母亲吹风着凉。下次切忌如此莽撞。”

宋老夫人身体一软,倚靠着宋三爷,虚弱咳嗽道:“母亲也病了。母亲已病了好些时日,只是你不知道罢了。而且你纵然不顾念我,也要顾念一下诗闻啊。”

宋广渊面露为难,片刻后似终于想到了办法,说:“贺将军听着,病得更重些。母亲,贺将军在京城人脉广,想来认识不少名医。待我去看过贺将军,请他借位先生给我,来府中替您看病,也算是一举两得,您看如何?”

宋老夫人要怎么看?她看自己要被亲生儿子气死。

宋广渊转头对着宋三爷,就不必再装什么好脸色,摆出长兄的气势说:“三弟,你还愣着做什么?莫非要母亲在外头干站着受累?还不快送人回去?我很快回来,有话待我回家再说。”

宋三老爷万没想到自己能被大哥堵得无话可说。这男人以前向来沉闷,不会说话,对着母亲也从不忤逆,他就猜想或许是贺菀事先挑唆过大哥,心下一阵抑郁。默默挨了一通骂后,只能认栽,作势要扶宋老夫人回去。

宋老夫人起了脾气,嘴里不断喃喃道:“怎么能这个样子?我可是你亲娘啊。”

宋广渊对宋诗闻还是关心的,毕竟那是他亲女儿。

他快到京城时,频频派人来京中打听,顺便传递消息,可是几次回馈,都没听说宋二娘生病了。他为保稳妥,嘱咐手下士兵,去请几位有名的大夫,到宋府问诊。他先随贺菀,去拜见贺公。若真有事,他再赶回来。

顾家人都走了,但顾国公没走,他还等在原地。本是想在宋广渊推脱不掉的时候,顺道将人带走,结果对方不需他帮忙。

两位中年男人极为含蓄地点了点头,算作招呼,而后并肩朝着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