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对朱鲔的厚待,让朱鲔心中感动,对刘秀也是感恩戴德。

朱鲔这个人很有意思,也可以说他是死脑筋,他认准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了。

他说不接受封王,不管别人怎么劝他都没用,与自己的理念相冲突的事,他坚决不做;他想要弄死刘縯,那真就是一心一意,一门心思的把刘縯往死里整;现在他宣誓效忠于刘秀,之后他也再没有变过。

有那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先是投靠了刘秀,后来又反了刘秀,而朱鲔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做,他始终如一。

一个人,能始终抱着一颗初心,在这一点上,朱鲔身上的确有令人佩服的地方。

翌日,刘秀在朱鲔等人的伴随下,进入洛阳城。

对洛阳,刘秀并不陌生,以前他做司隶校尉的时候,曾在这里给刘玄修建过行宫。

洛阳作为东汉的都城,它的皇宫名为南北宫。顾名思义,南北宫不是一座皇宫,而是由南北两座皇宫组成。

南宫位于洛阳南城,北宫位于洛阳北城,南宫大,北宫小,两座皇宫呈‘吕’字型,中间有御用的复道相连。

洛阳南宫,好早以前就有了,秦代时,嬴政曾将其赐给过吕不韦。

刘秀在洛阳修建的行宫,修的就是南宫,其一是做了翻新,其二是做了扩建。这个时候,洛阳北宫还不存在。

在朱鲔等人的陪伴上,刘秀先是去往洛阳兵营,接收朱鲔的部众。

朱鲔的部下,由二十多万的兵马,分部在东城、南城、西城、北城四座大营里。刘秀等人最先到的是东城大营。

全军的主将朱鲔已经投降刘秀,下面的将士们自然也都向刘秀俯首称臣。朱鲔令人取来名册,交给刘秀过目。

名册记录的是军候级别以上的将官,即便是这样,名册的竹简都得用箱子装。

刘秀随手拿起一卷竹简,展开,里面记录得十分详尽,姓名、官职、籍贯等等,都有一一记载。

大致地看了看,刘秀满意地点点头,将竹简放回到箱子里。而后,朱鲔又邀请刘秀到校军场,查看己方将士的军容。

朱鲔并非无能之辈,治军严谨,各项的军规军纪,全军上下都有严格执行。在校军场内,看到排列整齐,军容肃穆的洛阳军,刘秀眼中闪现出晶亮的光彩。

洛阳军精锐,主要精锐在将士们都处于壮年,年轻气盛,站在那里,个个都透出一股子肃杀之气,威风凛凛,好不壮观。

刘秀骑在马上,先是在外围慢行巡视。朱鲔骑马跟在他的身边,同时不停的为刘秀做着讲解,眼前的这一块方阵,属于哪一曲,哪一部,主将是谁,校尉又是谁等等。

朱鲔在讲述时,连想都不想,如数家珍,由此可见他对麾下将士们的熟悉程度。刘秀边听边连连点头。走着走着,他们便走进了军阵当中。

就在刘秀边听着朱鲔的讲述,边慢行巡视的时候,突然之间,从军阵的人群当中飞射出来一箭,弩箭的锋芒直奔刘秀的脑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