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露:“我瞎说的。你现在去哪里?回别墅?”

陆北旌摇头:“我去找王导。”

王青山其实也是个工作狂。电影拍完了,路露和陆北旌又很支持他的想法,老头子就主动回去央视找那边的剪辑借人了,打算把片好好的做一做。

既然是他找的人,风格当然是央视的老风格。

片名找书法家写的,这笔润笔费是必须要掏的,回头做成特效放片头上。

配音配乐也都是央视的人。

陆北旌过去的时候,王青山正在跟配乐的人商量主题曲,看到他就说:“你来的正好,我觉得这个片子不适合用新曲,用耳熟能详的老曲子才对味。”

这个电影讲的并不是什么适合大众观赏的故事,它需要的不是挑起大众的兴趣,而是让观众在看到的时候有熟悉感。

所以新曲不如旧曲。

而且旧曲省钱。

王导,省钱小能手,擅长用小钱做大事,对现在娱乐圈动辙上亿的投资有点适应不良。

王青山心道:你们肯定洗*了!老子这是上贼船了啊!

王导这些天都没睡好觉,特别是这边一杀青,路露麻利的就把尾款都给打过来了,银行卡突然从六位数变成了七位数,王导有种警察随时会上门请他去协助调查的感觉。

所以,王青山使劲的省钱,使劲的省钱,巴不得这部电影的投资能再下降一位数。

路露早发觉老头的心思了,配合他说现在提前杀青,特别省钱,特别省,后面的钱等于都省了。

他不敢告诉老头,现在省下来的钱,等到该宣传的时候会全花出去,一分都省不下来。

陆北旌回央视就跟回娘家差不多,他在这里也更自在一点,在这里他不必当明星,见谁都叫老师就行了,礼多人不怪。

陆北旌点头:“可以,您想用什么曲子?”

王青山:“《好一朵茉莉花》。”

这个曲子堪称万能曲。

当然,为了适应电影的场景,肯定还是要做改编的,不过当时就可以先做个时间轴放在影片里看一看合不合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