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才刚刚入京,还不认识什么朝中官员,所以,也没有拜得哪位大人门下。再说,我一穷酸书生,可能连那些大人的门槛都踏不进就已经被赶出来了,指望能饱的三餐就好,哪里奢侈做门生?”

苦笑一下

说起来也十分心酸!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在考试的前半年就会有学生陆陆续续到高定来先探门路,试图找到一个机会接近朝中官员,最好是能接近一位礼部官员,毕竟会试的监考官和出题的都是礼部的官员,认识一个,也就

多了一条门路!若是再能被哪位大人有幸识得,收为门下做学生,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朝堂,也能得到眷顾。

说白了,就是走后门!

所以,很多学子挤破脑袋都想认识几个达官贵人,甚至不惜用银子为自己砸出一条官途路来。

哪怕最后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也不惜一切代价。

但——

也有像宋止这一类的学生。

一没钱!

二没势!

三……没运气!

他们出身微寒,生活在底层,也没有门路出人头地!

只有努力!方同听完他的话,真是深有感触,叹息一声,说:“宋兄说的对,像我们这样的人,哪里能认识什么大人物啊!可能连那些大人的身边都靠不进。算一算,我已经考了两次,从六年前考到了今天,落了两次

榜。可是我不甘心!希望今年……能榜上有名!能衣锦还乡。”

六年时间!

考了两次。

如此毅力,换做宋止怕是做不到。

实在让人佩服。

宋止说:“兄坚持六年,宋某不及。”

”可其中的苦,怕是无人能理解,今年要是考不上,我大概……也不会再来高定了。”

“方兄,你别气馁,今年一定成!”

他安慰人的语气硬邦邦的。方同笑了一下,“那就借你吉言了。”喝了口查茶,又说,“我们这种出生的人,根本不像那些有钱的名家世子们,他们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起跑线就比我们高,我们想要出人头地……大概就只能靠本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