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于夫子的学生啊,怪不得连本王他都敢参。”

“王爷说的,是吏部参本一事?”

“哦?还以为乔大人辞了官后,双耳不闻窗外事,哪里知道,原来你耳朵倒也没闲着。”

“下官只是听了几句。”

“这么说,此事在京城传开了?”

“王爷忧虑了,王爷一路前来御府,虽然擅自革去了不少官员的乌纱帽,但也是为朝廷除去几个祸害,该奖,何况,皇上心中明白,一定不会问责。”他道的也不知道是真心话,还是拍马屁。

景容觉得这条鱼大概要上钩了,便问他,“那么,依乔大人来看,那彭元海哪里来的胆子参本王?他明知父皇不会问责,何故要这样做?更奇怪的是,往日里都要筛选折子的通政使,偏偏一本不筛的往父皇面前去送,这其中,莫非是有什么关联?”

乔正猛然意识到,这位王爷原来使在套自己的话。

可现在,他已经在鱼钩上了,没有退路。

只能说,“彭元海参王爷,应该……只是新官上任行的一计罢了。”

“那通政司那边如何解释?”

“这……”语塞,“下官就不知了。”

“本王得知,通政司的曲大人是亦王举荐上去的,而乔大人你一直以来,也与亦王府走得亲近,乔大人你一辞官,彭元海就开始往上递折子、参本王,莫非……本该参本王的人是你乔大人,却可你却担心自己牵扯其中,故而,赶紧辞官,将那烫手的山芋交给你的门生彭元海,不知道,本王说的对不对”

呃!

言外之意,是说此事与亦王有关,也与他乔正有关。

乔正一哆嗦,立马站起身来,赶紧说,“王爷明鉴,下官绝对没有那个意思,下官虽与亦王府走得近,却绝不会做这种事情,下官与彭元海也绝无深交。”

很紧张的模样!

撇的干干净净。

景容眉心一拧,一双眸,紧紧的看着他。

而外头!

乔子华哪里也不敢去,愣愣的站在外头一处空地上等自己二叔出来。

见时间也差不多了,该谈的,应该也谈完了吧?

人,也该出来了。

偏偏这个时候——

唐思手里抱着一个蹴鞠,狠狠砸向他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