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肉锅不能断火,不能断肉,办几天喜事儿,家里便得有一口这样支撑面子的大锅。

自然,这是乡下规矩,泉前街大部分官老爷家都不是这样办事的,人家有厨下,只老太太这样的对这种事才在意,她从前就在老家唠叨,若有一日咱家能发个大财,就总要在主院香两日锅子,这人才不算白活了。

陈大胜就是个傻子,他才不贴心呢。

真正贴心的是人老太太长房的两个大孙子,大忠大义一回来,转头就找人给老太太置办起来了。

一群曾经穷过的妇人趴在窗户口,就一动不动的看人支桐油棚子,看人合了黄泥叠起灶台,看人把又黑又大的铁锅架在火眼上。

最后,陈大忠点燃一个火把,扭脸对他阿奶喊了句:“阿奶,你招呼一声,我引火了!”

老太太点点头,有些着急忙慌的还整理下头发,这是她想了半辈子的野望呢,等收拾好自己,她便探出身子对外面喊:“兴旺!兴旺!兴旺!”

陈大忠点点头,喊了一句:“哎!这就引起来了!”

说完他举着火把,在院子里东南西北各点了一下,这才把火把丢进灶膛,瞬间,那热烈的火引着干柴的噼啪声响起,大家便凑趣的说,哎呀真好,这柴火好,一下就点着了,看这火焰高的都要到棚顶了,看过那么多香锅,就数这锅最顺畅……

倒是坐在东侧屋吃着干果也看热闹的七茜儿,就扭脸对张婉如说:“你说多有趣儿!”

张婉如人家是正经八百的官家小姐,她哪里见过这个,人正看的高兴呢,闻言就没扭脸的问:“你说什么?”

七茜儿眼睛亮晶晶的说:“我是说,都是苦出身的人,就连我都不知道,我阿奶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却是请所有的人来家里吃一顿饭?”

余大妞认真的跟七茜儿解释:“婶子,不是一顿,六天呢。”

小姑娘说完,就一脸愁苦的叹息:“阿奶不许灶下开火了,我来的时候给我带了三盆,我说我哥力气大,咋不让他端着,我阿奶就说我哥哥脸皮儿薄,感情我就是个皮厚的了……”

身边有人笑出声,小姑娘一回头,却是对门孟大爷家的新婶娘,如此,小姑娘脸涨红的更加厉害,就捂着脸喊了句:“不能活了!”

喊完她便跑了。

七茜儿笑的不成,赶紧安排人跟上去:“赶紧看好她们几个,到处都是外街,外村的人,就别给咱大小姐磕碰了。”

站在院子里的小丫头赶紧追去出,等到那边没了人影,张婉如才关了窗户,跟七茜儿在小炕上说闲话。

她吃了一把盐豆儿扭脸问七茜儿:“这办这么大的事儿,人家真没有惊动你?”

七茜儿听她这样说,就笑眯眯的点点头:“没有啊,她长房,二房办大事儿,就凭什么用我?我今儿可是客人好么,没看我是来做客的,人家有自己舞阳带来的家仆婆子,就凭啥用我三房的人。”

自从闺女怀了,就见天住在闺女家住着,跟在女儿身边寸步不离,泉后街最幸福的岳母董氏就在边上悠悠的说:“这样才是最好,她要是什么都跟茜儿商议,这才是搅合事儿呢,首先这个账目便清楚了,你家大嫂那是个能人,就是好强点儿,不过,茜儿啊,婶子跟你说句正经话,你可不要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