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吃了炸鸡块还要愉悦。

他不顾陈群愕然的眼神,把政务还给了陈群,无视他可能需要加班加点甚至熬夜办公的可能,从他桌上拿走了刘备的计划书,继续研读。

在下午的政务送来之前,他读了三遍。

然后杨修深刻的意识到刘备的这套改革方案如果真的实现的话,士族作为一个协助统治者而存在于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的垄断团体将彻底失去存在的价值,统治者将再也不需要士族的存在了。

统治者可以自己设立学校培养学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又如何需要士族以一己之私而培养出来的家族传承人呢?

如此一来,弘农杨氏就真的没有回到过去的那一天了,不管他如何努力,他的后代也不可能稳稳继承他的一切。

因为只有爵位可以传承,职位是不可以传承的。

不管父亲的地位多高,能传下去的只有爵位,只有经济地位,而没有权力。

科举制度之下,权力的传承变得非常的不稳定,世代为官成为一种学霸的象征,若想要得到带有权力的职位,首先就要通过科举考试,然后一样需要从基层的集体农庄代表开始做起。

年轻人们需要慢慢向上攀爬,努力工作,争取立功,或者干脆彻底的熬。

这对于那些农家子弟当然是重大利好,甚至可以说是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的存在,但是对于陈群和他杨修这种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味毒药。

但是,他们有不吃这味毒药的可能性吗?

应该是没有的。

所以忽然间,杨修明白了为什么刘备要把这份文件第一个透露给陈群知道,而自己或许也只是刘备计划中的一份子而已。

其实,这真的挺让他感到无奈的,但是他没有办法,当前这个天下大势,已经容不得他继续做什么妄想了。

至于之后的九品官人法,杨修没有过多的注意,他只知道这是对科举制度的配套设施,更多的配套设施一定还在设计之中,只是刘备还没有说出来罢了。

杨修抬头看了看正在埋头苦苦处理政务的陈群,忽然间,一股子笑意涌上心头,他忍不住的笑了出来。

他把那份刘备的文件收好,放在了陈群的桌子上,没有打扰到今日注定要加班熬夜处理政务的陈群。

他的确还是个年轻人,但是在内阁工作的那么多年来,他早已被磨练出了不错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嗅觉,他能够敏锐的察觉到时代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看来,是时候接受老爹杨彪的建议,回家乡成婚,娶妻生子,然后开始好好的培养自家孩儿,让他能够尽快的适应接下来的残酷的竞争社会了。

毕竟未来,他这个父亲能够留给孩儿的,就是聪明的脑袋和丰富的经验,还有艰苦学习知识的那一些些的小窍门。

科举时代快要来了,考试和努力决定一切的时代快要来了,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可能门楣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

嗯,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是这样的。

杨修和陈群已经意识到了新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并且正在认真的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获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