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叛军这边除了少部分前军和中军部分保护老爷们的亲兵是全副武装乃至于披甲的之外,大部分人都没有披甲,或者只是穿着简单的轻甲、皮甲。

武器五花八门,长短不一,环首刀和长矛之类正规军兵器占比不高,农具占了很大一部分,木棍、木枪之类的也有挺大一部分,属于古典时代武器大杂烩。

这样的装备,能和汉军对抗四五十分钟,还要多亏徐晃的谨慎,没一开始就全军压上,而是小心试探了一下这支叛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等他发现这支叛军确实废拉不堪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一些了。

不过结果是好的,叛军全军覆没,没多少人逃了出去,杀死的也不算很多,大部分人都被汉军俘获,包括田雍在内,魏郡叛军的整个领导层被一锅端。

之后,邺城之围解除了,邺城恢复了安全,一脸羞愧之色的桥瑁和魏郡太守一起向徐晃表达谢意。

至于被俘获的田雍,桥瑁则在徐晃面前直接拔刀,若非徐晃阻止,桥瑁差点就要杀了田雍。

“我用公车请你担任别驾,对你十分尊敬,各种照顾从无短缺,对你的意见相当重视,结果你就用大军围城来回报我吗?!”

田雍低着头,一言不发,桥瑁更加生气,涨红了脸,举起刀就要杀死田雍。

徐晃阻止了他。

“一般人也就杀了,但他是冀州别驾,地位较高,不能随便杀了,要送到雒阳接受审判,也算是我军的战利品,桥使君还请息怒,不要气坏了身子。”

徐晃出言阻止,桥瑁也没有办法。

他自觉他这个州刺史算是做到头了,冀州出了那么大的乱子,他本人身边的冀州别驾居然成为冀州造反叛乱的头子,一个识人不明就能把他打入无底深渊,今后还有什么政治前途可言呢?

他可不是当年的刘备,就算被公孙瓒背刺,可是凭自己的能耐,愣是用七十多万俘虏扭转了局面,让自己成功度过信任危机。

怀着悲怆的情绪,桥瑁深深地叹息,便着手准备写辞职奏表了。

魏郡的平定不过是这场战争的开始,随后,徐晃便统领大军进入了赵国。

比起魏郡的情况,赵国的情况其实更加糟糕一些,这个糟糕并不是战争态势的糟糕,而是政治层面的糟糕。

因为现任赵王刘赦对刘备的度田令感到不满,居然公开喊出了要朝廷三思、要赵国相服虔打开邯郸城门和城外叛军“友好协商”的口号,公开和朝廷意志作对。

他认为这样打下去是没有意义,这个事情到底还是朝廷的政策引起的混乱,朝廷需要负责人,责任不应该在地方,所以地方不应该打生打死,应该坐下来谈判,然后向朝廷提交他们的意愿。

总而言之一句话——开门!

于是城外叛军大喜过望,一群原本的官吏、还有地主豪强们公开响应赵王刘赦的口号,一边围困攻打邯郸,一边对城内喊话,要求服虔停止抵抗,打开城门,和大家“友好协商”。

服虔当然不可能打开城门。

他很清楚现在是个什么局面,也意识到了赵王刘赦是个什么想法,他知道自己一旦打开城门,政治生命和生物生命都会走向终结,服氏家族也就差不多要在第三帝国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