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粮食,一匹丝绸,背后都是无数百姓的血汗。

作坊里,炽热的红铁,正是民心的温度。

张希孟思绪飞扬,身后有人将大氅披在了他的肩头,又把一个汤婆子放在了张希孟的怀里。

“又想什么事情呢?”江楠轻声问道。

张希孟笑道:“也没有什么,就是在琢磨着,我们这一次北伐,到底对百姓算什么?”

“百姓?”江楠微微沉吟,“你家老祖不是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亡国悲苦,谁都明白,兴旺又何来悲苦,想必普通人不知道。他们只知道不停打仗,征发粮草民夫,耽搁农时,每次战斗,还要死伤亲人,家庭支离破碎,苦不堪言。强汉盛唐,都有那么多抱怨边疆苦战,天子用兵不休的诗词……这个老爷最清楚啊!”

张希孟颔首,“我确实是知道,但我以为此事不该这么想,也不能这么想!”

江楠眨了眨眼,“怎么,张相公又要管大家伙怎么想了?”

张希孟顿了顿,沉声道:“不是管,而是要告诉大家伙真相,告诉每一个人,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休戚与共,同生共死。我们的大明在变得更好,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也是与有荣焉的事情。而我们的征战,开拓,也是为了这一块土地上的百姓,能活得更好!家国天下,本就是一体的!”

张希孟说到了兴奋处,竟然站起身,把汤婆子放在一边,双手挥舞,格外有力。

他笑道:“这一次北伐,我怕是没有多少时间织毛衣了,咱儿子的衣服,还要你来辛苦辛苦了。”

江楠呵呵笑道:“我早就知道,身为三军统帅,你还能真的无所事事吗?”她伸手抓起织针,笑道:“就凭你的手艺,咱儿子还看不上呢!我辛苦点也没什么,只要你做得事情,利国利民就好。”

张希孟大笑道:“夫人深明大义,果然是贤内助,放心,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家里头的事情,我都包了。”

张希孟说完之后,就迫不及待下令,立刻明发各部,要求各地官吏,配合宣传,把这场北伐的故事,跟百姓讲清楚。

张希孟又觉得只是自己下令,未免不够权威,他随即求见朱元璋。

当张希孟把要做的事情跟老朱说过之后,朱元璋立刻打起精神,前面的小小不愉快,早就不翼而飞了。

“先生思虑长远,果然是用心良苦啊!”

张希孟道:“主公,我们现在就在书写史册,而一起动笔的,又不只是天子将相,而是所有百姓,天下万民。这一次北伐,正是我们教化百姓,最好的素材。其实不只是这一次,前面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如此。只是我们过去下功夫太少,只是去祭祀了宗泽,岳飞,文天祥等人。能影响的还是有限。前番测试百官,尚且有很多人糊里糊涂,又如何奢望百姓能明白这些?”

“这一次我们要真正用心,各地全都动起来,从上到下,把北伐的意义向百姓讲清楚,真正得到百姓支持,完成北伐大业!我们这一战,不但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每一个人参与到战斗中的人,都是英雄豪杰,足以夸耀一辈子。”

张希孟兴奋说着,他能明显感觉到,老朱的眼睛亮起来,拳头也渐渐握紧了。

莫非说朱元璋有了什么想法不成?

“主公,要不这一次还是御驾亲征吧?”

老朱瞪着眼睛,突然狠狠一捶桌子,怒道:“都已经下旨的事情,哪能收回去!”随后老朱又道:“先生,这么大的彩儿给你了,你给咱留点什么没有?”

“有啊!当然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