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皇帝)参决,乃下三府(三公)。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便是刘秀的治政理念。

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的三公,渐渐变得可有可无,只剩下个虚名,而国家大事的决议,基本都是在尚书台完成的。

尚书台商议好决定,再下发给三公,让三公具体去执行。再通俗点说,三公逐渐沦为去做事的人,而制定如何做事的这个过程,三公已不再参与其中。

这日,南方传来战报,岑彭取得夷陵大捷。

看罢岑彭传来的战报,刘秀喜形于色,忍不住哈哈大笑。

黎丘之战,田戎战败,逃回夷陵,岑彭率部追击。田戎回到夷陵后,集结兵马,与南郡的江陵与岑彭部展开会战。

此战,汉军的兵马有二十万众,田戎军亦是倾巢而出,也有二十万众,双方的兵力相差无几,势均力敌。敌我双方合计四十万大军的会战,规模浩大。

刚开始,双方只是出动小股兵力,相互做试探,发生的战斗规模也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战斗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

汉军虽然来势汹汹,但田戎占据着地利的优势,双方的交战,互有输赢,难分上下。随着战事的持续,汉军的后勤补给开始吃紧。

岑彭早早的放出消息,说汉军打算撤退。听闻这个消息的田戎,喜出望外,对汉军更是加紧的攻势。接下来的几日,汉军都是躲在营中避战。

等田戎的攻势稍微松缓了一些,岑彭率领着汉军将士,起营拔寨,准备撤离江陵一带。

这些天,田戎就等着汉军撤走,他好率军趁势追击,现在汉军终于撤了,他又哪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田戎率领麾下将士,追杀汉军。

哪知汉军撤退是假,将田戎军引出他们的营垒体系,诱到己方这一边作战才是真。之后,双方的兵马在江陵的东部平原上,发生了针尖对麦芒的碰撞。

这一场大战,双双足足鏖战了两天两夜,最终以汉军的大获全胜,田戎军的全线崩溃而告终。

江陵会战,田戎几乎打光了他的全部兵马,只带着千余名残部逃到夷陵。

岑彭趁胜追击,率领汉军,追杀到夷陵,再次大破田戎军,攻破夷陵。

田戎带着残部,仓皇逃出夷陵,跑到秭归县。岑彭不依不饶,继续追击,到了秭归县,再次击败田戎。

这一战之后,田戎在南郡彻底丧失立足之地,只带着数十名残部,西逃蜀地,去投奔公孙述了。

而田戎的家眷,则全部被岑彭生擒活捉。与吴汉不同,岑彭抓了田戎的家眷,并没有斩尽杀绝,而是令人将其押送回洛阳,交由陛下处置。

田戎逃走后,岑彭控制了整个南郡,他继续率军驻扎在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