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丽华问道:“陛下,这两年,仲华过得可好?”

她和邓禹也是老熟人了,两年多没见,心中多少有些惦念。刘秀长叹一声,说道:“接近三年的西征,仲华被磨练得成熟了许多啊!”

以前的邓禹,虽说也很老成,但还有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时候,而现在的邓禹,则显得成熟稳重多了,话也变少了,谨言慎行。

当然了,每个人都会长大,邓禹也不例外,只是不知道,他这样的变化,对他是好还是坏。

阴丽华是不支持刘秀撤邓禹职务的,不过自从汉室发生了吕后之乱,便定下了规矩,后宫不得参政,阴丽华也是严守汉法,不会去干涉刘秀做出的决定。

她意味深长地说道:“仲华跟随陛下的时间最长,陛下巡抚河北,仲华不顾安危,千里迢迢追随,陛下基业初成,仲华不图安逸,领兵西征,这一打就是两年多,在臣妾看来,满朝大臣,唯有仲华功劳最大!”

公正的说,邓禹在整个西征当中,是有过失之处,例如迟迟不肯与赤眉正面交锋,长时间的望长安而兴叹,例如他轻率地杀了李宝,导致李宝的弟弟叛乱,例如湖县之战,他率军冒进,导致汉军大败。

但这些并不能抹杀掉邓禹西征的功劳。邓禹由当时的河内,打到了河东,攻占河东全境,又由河东,打穿了并州,大军直逼三辅。

当赤眉在三辅作乱的时候,又是邓禹招抚三辅流民,为刘秀,为建武朝廷,在并州和三辅地区赢得声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听了阴丽华的这番话,刘秀笑了笑,说道:“仲华之功,我又怎会不记得?只是,仲华长时间不在朝堂,却又身居显位,难免惹人眼红,我将仲华降职为右将军,对他反而会更好一些。”

如此一来,邓禹起码不会再成为众矢之的。另外,邓禹也的确还需要磨练。

阴丽华沉默了一会,才缓声说道:“臣妾知道,陛下一向偏爱仲华的。”

刘秀乐了,感叹道:“我初见仲华之时,他还是个小孩子呢!哈哈!”刘秀和邓禹初次相见之时,邓禹才十三岁,是名扬京城的神童。

而那时的刘秀,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毛头小子,连他自己都在做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白日梦呢!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他当年的白日梦不仅成真了,而且还大大的超过了。

借着烛光,看着阴丽华,更是美得不可方物,刘秀弯下腰身,在她的肩窝处深深吸了一口气,嗓音略带沙哑地说道:“圣通已有子,汐泠亦有身孕,唯有丽华,还没有我的孩儿。”

说话时,他由阴丽华的背后伸出手来,绕过她的腰侧,轻抚着她的小腹。

就在刘秀给阴丽华宽衣解带的时候,他的动作猛然一僵,停顿了片刻,他厉声喝问道:“什么人?”说话之间,他一挥手,抓住床榻旁的赤霄剑,拇指摁动卡簧,沙的一声,赤霄剑出鞘,紧接着,刘秀一剑向旁边的帐壁刺去。营帐是由布幔制成,就是薄薄的一层,赤霄剑刺破了布幔,直接刺到营帐外。

与此同时,帐外传出一声惊呼,当刘秀收回赤霄剑时,赤霄剑的剑身上隐隐散发出红芒,并有血珠在流淌。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阴丽华惊呆了,她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唰的一声,龙渊、龙准、龙孛,以及虚英、虚庭、虚飞六人,几乎同一时间从外面冲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