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认真的看起了手里的报纸,对这报纸非常的满意。

主父偃低声说道:“按着陛下的吩咐,我们将这些年里的航海成就,各地因此而发家的商贾事迹,都写了出来……”

刘长眨了眨眼,“如实吧?”

主父偃点着头,“确实都有真人真事,是枚乘所完成的,绝对属实。”

刘长看向了枚乘,枚乘看起来有些不太乐意,虽然是有真人真事,可还是存在着很多夸张化的内容,枚乘觉得自己杜撰这种东西,都有些对不起自己的才学,他无奈的说道:“陛下……臣适当的进行了润笔。”

刘长看出了他的不乐意,随即大笑了起来。

“你莫要如此,这适当的润笔还是很有必要的,不写明开海的利益,怎么发动大航海的浪潮呢?”

主父偃狐疑的问道:“陛下,这么做真的有用嘛?”

“有用,可太有用了,你不知道啊,我四哥虽然对商贾有很大的偏见,但是有一句话是对的,商贾多逐利,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商贾,我给你说啊,这报纸一旦发行,当商贾们得知海外的巨大利益,得知遍地是无人的金矿,一次出海贸易就能获取十倍二十倍的利益,你就是想要拦都拦不住他们,他们会拼死拼活的出海!!!”

“到那个时候,连禁海都起不到作用了。”

主父偃急忙点着头,“陛下英明!!”

“只是,臣还是有些不明白,陛下为什么如此痴迷与海外呢?”

“海外都是宝物啊,你看着觉得是荒岛,我看着就是一座座无人开采的宝库,我们现在就是无法开采,也得占下来,留给后人……到时候,你一定会因为这件事而名流青史,放心吧!”

主父偃若有所思的点着头,“陛下放心吧!此事臣定然办好!!”

枚乘长叹了一声,默不作声。

刘长挥了挥手,让主父偃先离开,只留下了枚乘,刘长眯了眯双眼,问道:“枚君啊,看着您有点不乐意?”

“臣只是不擅长骗人。”

“骗人?我倒是觉得,你在报纸上的这几篇文章,超过了你过去所书写的所有文章!”

刘长站起身来,很是严肃的说道:“身为大汉子民,就得对大汉有所贡献才行,我是这样,你也是如此,你能在长安潇洒度日,安心的写文章诗赋,不受兵乱之苦,不受他人之欺辱,都是因为大汉强盛的缘故,若是大汉衰亡,你还能像现在这般嘛?!别的不说,若是当初我没有战胜冒顿,现在你指不定在什么地方放羊呢!”

“你平日里的文章,我倒也不说没有丝毫的贡献,可是贡献远不如现在这般大,开海涉及到了大汉百年,不,是整个华夏千年的利益,不重视海外,迟早会吃亏,你不知道这个,我不会怪罪你,但是我还是要你全力相助,莫要做些无病呻吟,现在的这些文人,写的文章我都不喜欢,过去的诗经都会讲述民间的情况,百姓的生活,可当今的文人,却以底层为耻,以做事为耻,整日高谈阔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再这样下去,你们就要遗臭万年了!!”

枚乘大惊失色,瞪圆了双眼,看着面前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