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雾濛濛,自钟鸣而来,又在钟鸣声中离去,宫玉窝在马车里背诵着太傅交待的诗词。

待回都城时已是黄昏之时,街道上人满为患,宫玉一旁都是在队伍最后面,而代如颜则跟皇后一处,隔着长长的队伍,连说句话的可能都没有。

好不容易回了府邸,宫玉懒散的窝在房间一步也不愿动。

可每日的功课还得备,每日须做的练习也不能落下,习惯日夜颠倒的现代作息时间,对于宫玉最大的挑战是早起,尤其还是在大冬天里。

实属艰难。

不过好在课堂里除却有古板的太傅,还有代如颜,只是代如颜隔着屏风一般不轻易说话。

为了不让自己每回都被太傅告状,所以宫玉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攻读皇子必须阅读的书籍。

太傅不许在室内设火盆取暖,说是为了让皇子体验民间疾苦。

宫玉想着法子让人做了一个暖水袋,暖是暖和极了,唯一不足就是不好藏。

几乎大半天宫玉都未曾离开过坐垫,太傅翻著书解释着词文与典故。

“治国之道,根本在于民,不知可有人解起意?”太傅合上书问。

三殿下先行说:“民若顺,则天下稳,国亦昌盛。”

太傅轻抚那胡子接应道:“那若民不顺,该如何?”

“自然是按刑法处置,以乱民当斩之,省的毁国之大局。”三殿下很是得意的说道。

太傅却并未说话,只是询问:“余下可有不同之法?”

“还有查什么查,直接派兵镇压。”四殿下相当随性的答道。

太傅并未应话,转而将目光落向太子宫泉,只见太子宫泉应道:“民若不顺,那其官员定然也脱不了干系,若是要整治,便要连根拔起方才治乱。”

“太子说的有道理。”附和的是五殿下和六殿下。

“不知九殿下可有何感受?”太傅侧头望向怀里正抱着自制暖水袋的宫玉。

装作好好学生的宫玉应道:“诸位兄长说的有道理,学生懂的不多,只知民顺与不顺自然是有缘由,若是百姓吃得饱穿的暖,开开心心的过日子那便是顺了,若是百姓吃不饱,睡不暖,满是痛苦的挣扎那定然就是不顺的。”

“如此那当如何是好?”太傅微微靠近问。

宫玉莫名紧张了起来,老老实实的回:“大抵就是查出让百姓不顺的原因,好好解决,这样百姓顺了,自然也不用派兵整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