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谭已经一大把年纪了,有六十开外。

原本他在洛阳只是做待招。所谓的待招,就是天子以才艺征召士人,留在京城之内做备用。

待招不是官员,类似于储备干部,天子什么时候下诏书用你了,这才会正式进入官场。

桓谭之所以能做到议郎,还是受了宋弘的举荐。别看他比宋弘年长许多,但对宋弘可是非常客气的,宋弘毕竟是他的伯乐嘛!

见到宋弘从外面进来,桓谭急忙拱手施礼,说道:“宋大夫!”

宋弘先是向刘秀施礼,而后对桓谭拱手还礼,说道:“桓议郎!”

刘秀今日对宋弘的态度格外客气,乐呵呵地问道:“宋大夫入宫见我,可是有事?”

宋弘面色一正,说道:“陛下,微臣是为大司空之事而来。”

听闻这话,刘秀脸上的笑容立刻退去几分。他慢条斯理地问道:“宋大夫可是来为大司空求情的?”

“回禀陛下,微臣以为,即为人臣,理应忠君报国,遵从圣命,可大司空一而再,再而三的违抗皇命,如果这样都不能被法治,为乱朝纲,将来必后患无穷,还请陛下明鉴!”

桓谭边听边点头,宋弘话音刚落,他急忙躬身说道:“陛下,宋大夫言之有理,大司空公然违抗圣命,陛下若不严惩,将来不知有多少人会效仿,危害之大,无穷尽!”

宋弘和桓谭,都是士大夫出身,他二人的意见,也基本代表了是士大夫阶层的意见。

刘秀本就对王梁的行径大为震怒,现在又听了宋弘和桓谭的这番话,他眯了眯眼睛,扬头说道:“张昆!”

张昆躬着身子,快步走入大殿里,说道:“奴婢在!”

刘秀沉声说道:“传朕旨意,命伏尚书持节去往魏郡,拿下王梁,就地正法!”

张昆闻言,身子都是一哆嗦,王梁可是三公之一的大司空啊,陛下竟然要将王梁就地正法?他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这……这恐怕……”

“你可是没听清楚朕的旨意?”

张昆身子一震,再不敢多言一个字,急忙跪地叩首,说道:“奴婢遵旨!”说着话,他站起身形,躬着身子,一步步地退出大殿。

到了外面,张昆忍不住暗暗咧嘴,同时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