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里既然往来的客商乘客,更多的还是熙熙攘攘的全都是等着装卸货物的苦力。南腔北调的声音响成了一片。这番热火朝天的景像,在关东很常见——打从十几年为了弥补漕粮断绝,京城的米粮危机,在还是直隶总督的李大人建议下,朝廷解禁关东,准确移民进入开垦土地。

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数百万山东、直隶移民涌入关东,这片荒无人烟的热土很快就成为了华夏的另一个粮仓。但真正的建设还是在徐州夺了天下之后。

“三年前,军队在鞍山汤岗子地区行进,罗盘出现两次故障,这引起了带队军官的注意,从而在附近的大孤山发现了大量的铁矿……”

坐在这列刚刚进站的火车的一节车厢里,李经方这位皇长子,一边喝着红酒,一边向面前的左孝勋介绍着这里的情况,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正放着一些简单的酒菜。

他们所在的这节豪华车厢里面,只有他们两个人,这次李经方以皇长子的身份来东北考察,并不仅仅只是考察,而是赴任的——他是首任的东三省总督。

年前,几经讨论之后,朝廷终于决定在东北设立辽东、吉林以及黑龙江三省,而首任总督是谁?

不是别人,正是皇长子李经方。

对于这个任命,当然有点儿出人意料,李经方是皇长子不假,可……他不是李鸿章的亲生儿子,他是过继的。

过去李总督那会,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那个时候,总督的位置是不能继承的。甚至就是淮军集团,也是一样,不能继承,所以是不是亲

可是现如今总督变成了皇帝,这件事可不就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变得有点儿尴尬了,皇长子按理来说,应该继承皇位,比如说大明帝国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华夏这边没有确立皇位继承法。

可这事确实有点儿乱啊!

李经方既不是嫡长子,也不是长子,他不过是继子。都不是李皇帝的亲生儿子。

于情于理都不适合继承皇位,于是乎李经方便主动请求外放。为什么要外放?因为在朝中有一批围在他身边的官员、将领,毕竟,当年逼老爷子造反的都是留明派,作为“留明派”核心的他也是默许。

也正因如此,打从李大人披上龙袍的那天起,他们爷俩之间就产生了不小的隔阂,毕竟李皇帝也害怕有朝一日,他的这个长子来“玄武门之变”啊。

在这种情况下离开中枢,就成了李经方最好的选择。

而新成立的东三省,自然是最佳的去处,这里人口稀少——三省看似不少,可人口却不到千万,而且远离中枢。

于是乎,在这种情况下,李经方这位皇长子,就主动申请到地方任职,对此李皇帝自然没有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