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默默的念着在《扬州十日记绘图》上看到这首诗,唐绍仪看着窗外的大明,在倍觉亲切的同时,他的心底同样对清朝的敌意又进一步加深了。

在过去的三年半中,已经有多达五百名像唐绍仪一样的留学生来到大明,他们就读在临海、南华、南苑以及应天等地的大学、专科学校中,他们在这里学习的同时,也在一点点的改变着。

就像世界的改变一样,许多人的人生轨迹也都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

外面骤然一亮,将教室内照的瞬间一片雪白,接着室内又陷入昏暗中,过了几秒种,一声霹雳将窗玻璃震的嗡嗡作响,噼啪声中,雨滴自天空砸将下来。

“……”

老师在说什么?

詹天佑有点儿走神,不过十四岁的他刚刚通过高中学业能力测试,正在预备学学堂就读的他,和同期的留学生一样,都在朝着一个学校努力着——南华大学。

他们所有都知道考上南华大学意味着什么。

考上南华大学,学成毕业后,他们的前途是肉眼可见的。

光宗耀祖,那是肯定的事情,毕竟,现在李总督那边的工厂、铁路到处都需要人才,他们回国之后,肯定会受到重用,也许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就能获得官身,飞黄腾达那是再自然不过了。

那怕就是不回国,留在大明这边,也可以很轻松的找到一份月入数百元的工作。

总之,一句话,只要进入南华大学,他们的人生就充满了无数的可能。

这是许多人的梦想,现在,就在这个所预科班里,几乎所有人都怀揣着这个梦想,他们在想什么?

南华大学!

只要进入南华大学,他们就能够学到世界上第一流的知识,回到大清国之后,不仅能够功成名就,而且还会成为某一个学术领域的创始人,这都是有可能的,就像大明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一样,他们不也都成为各自学术领域里的专家吗?

曾几何时,詹天佑和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想法,他也希望有一天,他可以学成归国后衣锦还乡。

可是现在呢?

他的心里另一个念头却在那里不断的闪动着。

这个念头是危险的,甚至也是不应该去想的,但是他忍不住,就像他在看到那本《扬州十日记》时,他曾愤怒咆哮、咒骂,然后又放声大哭一样。

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来说,在那些日子里,他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梦到扬州的惨状,在睡梦中,他看到了书中的暴行,看到了被惨遭杀戮的同胞。

是的,那些人不仅仅是华夏的先民,同样也是他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