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这种局面是不能够发生的,是会对皇权造成影响的,华夏过去处理这种事情,就是皇帝杀死丞相以及他的追随者,从而解决他们对皇权造成的威胁,而左宗堂的这个建议,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这个可能。”

说话时,菲茨莫里斯用手指弹弹他一直在看的这段消息。

“莱兰德,看起来钱德功很有可要也任总理大臣了,在帝国之中,他是属于强硬派,将来我们要和他打交道了,不过……”

顿了顿,菲茨莫里斯朝着窗外的中都看去,然后说道。

“我更关心的是另外两位协理大臣会是谁?”

外国人关心,大明人同样也是关心,总理大臣以及协理大臣的即将致仕,带来的将会是什么呢?

当然是机会!

嗅觉敏锐的人所看到的当然是机会。

和所有人一样,柳葆原就看到了机会,身为农林部尚书的他,在得知左相、王相两位都要致仕后,理所当然的看到了新的机会的。

在反复盘了一番之后,他还是找到了旧日的东主——左宗堂,在大明有官场之中,除了“一代移民”之外,还有一类官员叫“左幕”,就是出身于左宗堂幕府,这是大明极其特殊的现象,当年左宗堂兵败,全军覆没下,在被俘的上万人之中,幕僚文书不下数百人,到了大明这边,他们之中既有人在左宗堂的推荐下出仕,也有人靠着自身才学通过考取公务员挤身官场。

因为出身相似,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即便是左宗堂不党,也在不经意间成了“左幕”的核心。

在柳葆原的陪同下,左宗堂来到了左宅后院的花园之中,坐在藤椅上的时候,不胜疲累地长长叹息一声,抚着前额上稀疏的白发,他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异常苍老深沉:

“七十而致仕,这是古礼,这个官总不能当上一辈子的,左某上折子兴许会有说这是沽名钓誉,可是往后,这就会成为大明的的徇例,往后,官员总是需要离任的。”

“相爷用心良苦,实在是我等之楷模。”

柳葆原连忙恭维道。

“只是相爷这一致仕,将来我等可就没有主心骨了。”

他的话,让左宗堂摇了摇头说道。

“什么是主心骨?要知道拉帮结派可是朝政大忌,往后你可得注意了,大明不同于英国,英国有保守党,有自由党,可是我大明……结党而营私,可是华夏朝政的大忌啊!”

“相爷提醒的是,是下官唐突了。”

柳葆原没想到左相会这么说,于是便小心翼翼的说道。

“既然相爷提到了致仕,那么陛下心里应该已经有了阁相属意的人选了吧。”

阁相……柳葆原连想都不敢想,现在他之所以会这么问,其实就是试探一下而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