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什么使用贝塞麦转炉?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帝国钢铁企业大都以平炉为主。”

杜伯康有些好奇的问道。

“确实如此,目前帝国境内广泛使用的确实平炉,毕竟平炉是我大明发明的,而且平炉适应各种生铁,且钢材钢号品种多,优点多,自然更受重视。”

李平财解释道。

“不过我们出于生产成本和产品等各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贝塞麦转炉,一座6吨贝塞麦转炉,每年可生产3万吨钢。新厂拥有两个10吨转炉,该厂可生产10万吨钢材,它的吨钢成本比平炉低25%。”

“25%?”

杜伯康惊讶道。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既然它这么效率那么可观,那么为什么其它钢铁公司很少使用呢?”

“这是因为相比平炉不挑原料,转炉只限于吹炼含磷少的生铁,所以使用受到限制,但是几年前欧洲推出碱性转炉,它的可以炼制造含磷量高的转炉。”

李平财想了想,然后说道。

“相比于平炉,贝塞麦转炉对技术要求更高。例如,贝塞麦转炉的顺行使用要求较为精确的与上下游工序的配合以及丰富的化学知识。贝塞麦转炉对物料的大量处理导致了对其他生产工序产品更多的需求。所以,转炉的使用需要对工程师的要求很高,相比之下平炉对工程师的要求相对较低,当然它最大的问题是炼制钢号少,只能炼制普通碳钢或者含锰钢等少数钢种,可即使是如此也足够了。”

他的回答让杜经理点头赞同道。

“确实够了,毕竟建楼房用就是普通的钢材,修铁路用的是锰钢,而这两类又是用途最多的钢材,这么说起来,转炉也是够用的。”

虽然是银行家,可是杜伯康对钢材倒也有一定的了解,

“是的,杜经理,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转炉的投资少,效率高,回报率自然也就高了。”

看着若有所思的杜经理,李平财继续说道。

“而且整个河北没有一家钢铁公司,一但大兴钢铁建成,势必会成为本地唯一的一家钢铁公司,仅仅只是本地市场,就能吃下大兴钢铁的全部产能,而且随着帝国对秘鲁-玻利维亚联邦的占领,下一步帝国势必会在当地大修建大量的铁路,铁路也需要大量的钢铁,再加上城市基建,现在投资钢铁业正是时候!”

“李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