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这部分的钱除开,能保持60亿的纯利润,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所以你看,其实做电视台和电影公司,真的没有那么挣钱。

而卖这些各种周边版权,带来的却是34亿港币,用60亿这个基数来算的话,就是56.7%的利润了,而且是白得的,一点本钱都不用再花。

但这样算其实也不准确。

因为如果没有那六七十亿的开支,怎么可能有成品?

没有这些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你拿什么去卖给别人版权,然后还赚34亿?

故而通常情况下,人们就是按照税前总收入来计算的周边产品回报率。

在美国的话,周边产品如果少于票房的三分之一,那么一般来说就是在赔钱的边缘或者赔大钱。

如果是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那么就是已经基本上稳稳当当的盈利了,只要票房亏得不是太厉害,那么开系列片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要是周边产品超过了三分之二,没有超过100%,那么就会进一步的大力开发这个系列,争取下一部的电影更赚钱,然后周边产品卖得更多。

要是超过了100%……

好吧。

每年能有两三部这样的电影出来,都应该偷笑了,到时候对这个品牌的维护,简直是跟国宝一样。

因为它的利益,绝对不是短期就会结束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1年是哈利波特的第七部下,也就是最后一部电影结束的时间。

但直到2020年,哈利波特这个品牌,仍旧是在源源不断的产生利润。

它每年的品牌产生的销售额,高达3亿美金,9年的时间就给罗琳女士带来了接近2亿美金的纯收入!

所以人家罗琳凭借着哈利波特,几乎成为了英国的女首富,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殷俊肯定不奢求自己的电影和各种作品,能有哈利波特这样的超高回报率和生命力,更不可能比得上《汽车总动员》这样的逆天爆款周边产品能力。

但是就香江电影来说,比不上哈利波特和汽车总动员,我比漫威那些的电影,重是能行的吧?

即便比不上漫威的那些电影,在亚洲这边,我已经苦心经营开拓了超过4年的时间,周边产品的盈利水准,达到40%左右,总该不是做梦吧?

说不定做好了,50%也不是不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