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2、83年的时候,正是去打过工的人,回到老家带出更多的老乡去打工的时候。

如果这部电视剧在83或者84年播出,那绝对是一个标志性的故事。

它既能表现外来务工人员在粤东的悲欢离合,也能让大家都知道,其实粤东并不是天堂,就相当于香江也不是天堂一样。

想来这里打工,可以。

可你必须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困难。

这一点,恰好就是上一世的《外来妹》带给人们的警示,一些提示。

殷俊的想法更加激进一些,他觉得《外来妹》都表现得太委婉了,应该要更真实一些,更让人感受到外来务工人员的不容易。

所以殷俊的这个《外来妹》版本,靓女伤残了之后,回家只能孤老一生,而秀英却最后选择了一条绳索,结束了生命。

玉兰的日子也不好过,她和丈夫的小食店艰难的维持着,没有希望,但却没有做出改变的决心。

幸好殷俊把小云的日子没有改变,否则这个电视剧也不用播出了,直接就能给毙了。

小云不但没有受苦,而且她最后还得到了幸福。

这个年代的内地编剧,对感情戏的处理,实在是太过轻率了。

小云和江生的感情明明已经到了柳暗花明的地步,但就因为江生儿子的一句“爸爸对妈妈说了,这东西是送给工厂里的人做感情投资的”,就断然的离开了江生,断掉了自己的爱情。

江生有妻子有儿子,小云当然不适合跟他在一起。

于是殷俊给小云安排了另一个工厂的老板,白手起家的老板,来和江生争夺小云。

最后小云离开了江生的工厂,自己去应聘乡镇企业的工厂,白手起家的老板还是不离不弃。

到了最后,江生便收到了他和小云的结婚请帖。

这样也算是给小云有了一个圆满的交代。

如此便挺好。

有悲有喜,主角总是会得到幸福的。

殷俊还是照顾了大多数人的情感。

当然了,这只是第一部而已。

第二部的电视剧,殷俊就更加的“歹毒”一些了。

他拿出来的是《渴望》。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