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却没有上当。

因为他知道,哪怕是供销社垮了,这些职工也饿不了。

不是说过了20年会出现的社保发工资,由国家来养他们,单说他们都属于国企的员工,国家就不能不管,还得养着他们。

未来,沪海的这位杜先生,去到中枢之后,面对着如同他们这样的超级财政拖累,只能是忍痛挥刀,那才是无数人没有了着落的时候。

但这群人里面,绝对不包括供销系统的人。

原因太简单了。

你去看看所有的供销社的位置,绝对是在每个城市的最中心位置,连乡镇上面都是最黄金的地段和路口,没有什么例外的。

这些位置的地皮和铺面,可都是属于供销社的。

未来城市发展起来了,他们的生意做不下去之后,虽然卖掉了许多,但也有至少三分之一给保留了下来,然后就租给了别人,正好拿着租金过日子。

这个租金可不低,单是靠着这一笔租金,养活几十万个退休职工都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哪怕是生意不行了,供销社被挤兑得一个个的关闭店子了,你都不用担心他们没饭吃。

可是呢,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想法。

殷俊觉得,固然供销系统有着这样那样的臭毛病,但是它的资源和经验,以及几十年打下来的口碑和信誉,却还是他们最值钱的东西。

这个如果通俗一点来说,就叫做无心资产,也叫做品牌资产。

如果白白的把这一块给浪费了,却也是非常可惜的。

想到了这里,殷俊忽然就问道:“你们三位去过国外没有?”

“没有。”李立生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们这些年都在忙着工作,连考察都没有时间。”

所谓的考察,只不过是说得好听。

其实一大半就是去旅游,游玩的过程中,看一点东西,回来写一篇报告,那便是有交代了。

“如果你们能抽得出时间的话,就拿出20天左右,去一趟日本和美国。”殷俊道:“我给你们指派两个导游,让他们带着你们,去7-11、伊藤洋华堂、沃尔玛这些地方看一看。有我的人带着,你们可以深入的去他们的各个环节,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然后回来再想一想,下一步供销系统可以怎么做。”

三人面面相窥。

他们如果能想得到,怎么还会来问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