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泓兵听得精神振奋,“我回去问一下。不过殷先生,咱们国家10年前就已经发射了自己的卫星——东方红一号。您要买卫星,也可以考虑一下自己人吧?”

殷俊哑然失笑,“不行,现在国内的卫星制造技术还是差了一些,特别是电视发射信号的通讯卫星,这一点真比不上美国人和欧洲人。等到咱们自己的卫星足够优秀的时候,我自然会毫不犹豫的买它的。”

殷俊说得这么直白,章泓兵脸上有些挂不住。

可他也知道,殷俊并不是看不起国内的卫星产业,而的确是这样,许多技术都处在科研和军用范畴,商业化什么的,根本没有考虑过。

倒是卫星发射,这个的问题都不大,从东方红一号到后面的一些卫星,华国已经发射了不少次数,经验应该是足够了。

虽然章泓兵不知道卫星发射的费用是多少,但想想这发射到外太空的东西,肯定是不便宜,能为卫星事业拉到这么一笔生意,可绝对不是小事儿。

想着可能价值一两千万美金的生意在自己手中促成,绝对是一笔亮眼的政绩。

更重要的是,这就把殷俊拉上了和内地合作的船,意义更加重大!

思量至此,章泓兵恨不得马上回去给国内打电话,把这个事情汇报回去。

“对了,章主任。”殷俊此时却不经意的道,“你说我如果想要做一个收录机的工厂,在哪个地方合适一点啊?”

“天水围那边……”

章泓兵浑身一颤,迫不及待的改口道:“当然是内地合适啊!我们内地各种电子零部件工厂众多,配套设施完善,土地资源也相当划算。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便宜,工资水准就是香江的三十分之一啊!”

第一时间章泓兵都没有反应过来,可他转眼就想到了为什么殷俊会没头没脑的问他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这都反应不过来,他就不是千挑万选来香江做事儿的驻港办副主任了。

殷俊想要做卫星电视,一两年都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是工厂的话,从一开始立项,平整土地、修建工厂,就能产生各种效应啊!

“华国现在做收录机的工厂,最大的有多少产量?多少人?”殷俊没有答复,而是继续问道。

“这一点,我还真不大清楚。”章泓兵的脑子飞快的转动着,尽可能的拿出自己记忆中的东西,“但是金陵的熊猫电子厂,工人有4000多。前两年的收音机年产量超过了30万台,收录机好像也有好几万的产量。”

少年颌首道:“那好,你说如果我做一个8000工人的收录机工厂,收录机年产能在100万台左右,又在哪里合适?”

8000个工人!?

年产能100万台的收录机!?

章泓兵觉得自己呼吸都快呼吸不过来了。

这就算是放在内地,也是数一数二的电子工厂了吧?

直接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还能拉动无数的附属零配件厂商,还能创造出那么多有价值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