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哥!”

少年走上前去,和魏小范重重的抱了抱,“呵呵,怎么戴起了口罩?你好像比在香江,又胖了一点?”

“这个是一言难尽啊!”魏小范笑得跟弥勒佛一样,“你嫂子硬说我一天到晚辛苦了,给我炖得那叫一个丰富,你没看到阿玉回香江的时候也长胖了吗?要不是她躲得快啊,我看她也得成小肥猫!”

顿了顿,他又道:“这个你不会不知道吧?上个月开始放了我的《包青天》,结果弄得我们村子里的人都天天来围观我,更别说出门了,简直就是走不动的架势!”

“能胖是福嘛,出名也是一样,多好啊,哪儿的人都认识你。”殷俊笑着道,然后才跟魏小范身后的牛三儿和赵胜说话,“三哥最近辛苦了!还有小胜,上次宝玑的事情干得不错,继续努力!”

“呵呵,谢谢俊少,俊少辛苦了!”

两人恭敬的笑着,却也知道此时没有他们说话的份儿,只能是跟在殷俊和魏小范的身后。

他们连拎包的机会都没有,殷俊旁边几个保镖手里拎着大包、推着大箱子,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两人才不敢去自找麻烦。

“距离你上次来华京,已经快过两年了吧?”魏小范边走边道,“你待会儿好好的看看,现在的华京,可是一天一个模样儿,再过几年啊,我看就能赶上香江啰!”

“倒是没有那么的夸张。”殷俊顺口道,“香江同样也是这样,而且发展得更快。魏哥你距离上次去香江,也有差不多一年时间了,等你回去再看,也会惊讶得很的……华京太大了,想要发展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

魏小范哈哈一笑。

他倒是晓得,殷俊没有什么夸耀的意思,只是在说一个事实而已。

“岂止是华京,整个国家发展起来,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啊。”魏小范叹气道,“我这儿带着学生去了一趟临近的燕赵的农村采风,那里仍旧还在为吃饭发愁,更别说什么丰衣足食了!”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殷俊点了点头,“我们多在这里做生意,开工厂,就能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大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的。”

“说得对。”魏小范赞同的道,“在香江这么多年我也想清楚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他们自己勤劳的工作,日子才会改变,那些接受了援助善款的,没几年又是和以前一样了。”

殷俊笑而不语。

你要说华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最有忍耐性的民族,应该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只要有一点希望,华国人就会努力,不像是日本人,没有希望就干脆放弃等死了。

只要能够勉强的活下去,那么华国人也不会造反,这种不断忍耐的性格,早已流传了千年。

但是反过来说,华国人的惰性也是非常强的。

不说什么大话空话,你只要想一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国有工厂工人们,他们那些年做了什么工作,得到的一个什么成绩,就知道这个说法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