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平从老厂带过来的人,只有70多个。

如果是按照殷俊规划的业务量,起码这个数字应该增加到700多人,甚至是上千人才会够用。

毕竟现在的印刷厂,大部分还是以机械印刷为主,许多环节都需要工人去动作,然后原料入库分配、印刷处理、切割装订、物流运输等等,全靠人来堆,如果你再来一个两班倒、三班倒的不停歇工作,人手过千也不算什么好浪费人力的事情。

现在工厂还在建设之中,一方面是做基底建设、预埋管道、电线、水力等等,另一方面日本过来的环境保护专家,也在积极的引导设计,希望能让工厂顺着他们的规划,来做整体的安排。

然后,还要等待德国那边购买的机器过来,还要等待日本的环保设备安装,另外香江这边购买的装订机、铲车、运输车……这些都要一步步的安装调试。

想要正式的修建完毕投产,起码要到8月中下旬去了。

就这样的速度,已经是香江速度的体现了,换在其它地方,起码还得再等一两个月。

虽然现在距离正式投产差不多还有两个月,但是关于这个印刷厂,已经早已在天水围附近的居民们中间传开了。

他们比寻常人都关注这样的大型工厂。

因为前面就说过,内地来香江的许多民众,大部分就只能居住在天水围周围,因为这里的房子最便宜,而且物价最便宜。

居住在这里的人,许多人的生活条件都不好,这也是事实。

他们虽然付出了许多的辛苦,每天不惜奔波数十公里,早出晚归的,但这边居民们的具体收入,平均也不过600港币。

没办法。

许多人什么都不会,又被人欺负他们是内地人,所以都拼命的压低了价格。

相比起这些人,兴哥虽然同样吝啬,但他能让工人吃饱,而且餐馆里还有剩下的东西的话,他可以让穷困的大家带点回去的,这就是很有良心的老板了。

许多老板让这些工人从早上8点忙碌到晚上10点,却还是无比的吝啬,让他们除了勉强的吃饭租房之外,兜里就所剩无几,都不敢有任何生病的权力。

这样的情况,要到83年过后,香江回归内地的形式明朗下来,内地越来越倚重香江,使得香江能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然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才会不断的提高,这些人才能彻底的摆脱这样的穷困。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就开始富裕起来了,事实上香江也有很多穷人,特别是天水围这边,只能是脱离了温饱不够的境地,依旧过的是清贫的日子。

连40年之后,他们都是这个样子,就更别说现在了。

所以,他们现在就迫切的希望迎来改变。

6月份的时候,这边购买土地的时候,不少人就过来询问了,你们这边要做什么,规模多大,要招聘多少人……

周瑜平很聪明,他根本就没有正面回答,也让底下的工人们不要回答,反正就说不知道就好了。

其实周瑜平也不晓得殷俊找招聘什么人,而殷俊也一直没有对他说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