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这些所谓的大片,就很有可能创造超高的票房了。

比如说《辣手神探》、《开心鬼2》、《僵尸先生4》等等,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电影。

或者是由三大院线自己和小院线们上映电影,第一周的票房成绩非常优秀,上座率平均能达到50%以上,那它也会被重点对待,第二周在各大院线都会有银幕分配给它,这样也就能有机会大爆票房。

所以2000万到3000万之间的那些优秀电影票房,就是这么第二种方法而来的。

剩下的70%左右的电影,其实都在2000万以下的票房,甚至可以说500万到1000万左右票房的电影,占据了50%左右。

但这不是说这些电影就不能赚钱了。

事实上,如今香江电影的赚钱,不但大片是要靠外埠市场,连这些中低档的电影,也是可以靠着外埠市场赚钱的。

因为有了那些大片的良好名声,所以许多外国的影迷,特别是亚洲的影迷们,对香江的电影和明星,都非常的喜欢。

由此外国的那些院线商,通常都是紧盯着香江的电影市场的。

遇到优秀好看的电影,他们就会出价将它在本国和本地区的放映权买断,盈亏自负。

这是以前就实行过的办法,不过现在香江三大公司的大片都不屑这么做了,人家走的是全亚洲联映的模式,所以这些院线商只能自己来淘金。

通常来说,只要品质不是那么差的,靠着这些外埠的买断费用,就已经能保本了,香江这边的票房分成,就相当于是白赚。

运气好一点的,外埠的买断费用高一点,那么几百万、上千万的利润就来了。

在中小电影公司来说,拍一部电影,最多就是一两个月,花费就是三五百万,然后拿出去放映和买断,便能赚到几百万上千万——不到半年的时间,回报率就达到了100%,这简直跟抢钱一样!

所以最近一年多,因为实体行业不景气的缘故,那些流动资金便纷纷的进入了娱乐圈拍电影,倒是有不少人都赚了钱。

只不过亏钱的人也有,那些什么都不懂的,被人胡乱忽悠的,剧本稀烂、拍得也稀烂的电影,几百万花出去,连水泡都没有冒起一个便沉了,那也是让人亏损得心疼不已。

可人们的眼睛都是选择性的看东西,他们一般只看到成功者的风光,看不到失败者的落魄。

甚至说得直白一点,人人在失败之前,都觉得自己就是上天眷恋的气运之子,那些失败什么的,和自己都无关,也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他们觉得,只要投入了钱,有了好导演和好演员,那么肯定是大赚特赚的,那些影迷们,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明星阵容呢?

前世的香江电影圈子,就是这么被一群外行人给弄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