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得格外认真,一个字不落。

凤阳府的困境,归结起来,还是人口土地的问题。

老朱刚起家的时候,濠州等地因为战乱,人口流失不少,而且当时可以查抄豪强土地,从蒙古贵胄手里抢田。

因此濠州等地分田的时候,很是大方,有口粮田,有正常的纳赋田,甚至还给分了山林荒地,准许种植桑麻。

这些措施在当时都堪称德政,深得老百姓支持,一转眼,也有二十年出头了。

这二十多年,有些人家,已经繁衍了两代人。

也就是说当初的少年郎,现在已经当爷爷了。

整个凤阳府,人口快速膨胀,不但恢复了元朝的鼎盛时期,甚至还超出了一大截。

彼时凤阳百姓,产出的粮食足够吃,甚至还能拿出许多到集市上卖。

可现在除了缴纳田赋,剩下的都要充当口粮,即便如此,还有些缺口,一些年轻人已经走出家门,到凤阳等地务工,赚钱,添补家用。

大家伙的日子远不如从前。

这是当初定的国策不好吗?

显然不是啊!

多子多福,百姓们都卯足了劲头儿生,又有什么办法?

只不过当初留下的口粮田完全不够了,还有许多桑麻田,也被拿去种粮食。

人在填不饱肚子的时候,什么也不如馒头实惠。

本来凤阳等地也到了艰难维持的时候,偏偏又接连闹起了灾荒,粮食产量大减。

到了这一步,很多人都要挨饿了。

幸亏朝廷几次送去赈灾粮食,这算是勉强渡过了难关。

但是毫无疑问,百姓已经没什么积累了。

今年又是个灾年,有些田地颗粒无收,灾民普遍没了一半收成。

朝廷的赈灾粮食还没发下来,竟然有官吏去地方征收田赋,而且还是按照正常年份征收,一点余地都没有。

百姓瞬间炸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