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出征就出征吧,出征多了后,迟早能打下来,不是么?”

“哈哈!那就要靠你们这一辈年轻人了,我们,恐怕很难看到了。”

越是学术界的工作者,越是能明白西方对于学术方面的影响,很多期刊本身的翻译是不准的,也是不精确的,甚至直接没有。

所以真的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动态必须要有着足够扎实的相关专业英文基础。

这不是一朝一日所形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也不是一两位杰出人物能够办到。

但王易既然说了,出征次数多了后能够打下来,那也不是他信口雌黄。

以他两大文明碰撞的知识体系,配合超频的能力,或许一两篇数论文章无法改变什么。

可随着一些真正涉及到了前沿技术的论文出现,次数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大的时候,那迟早也能慢慢改变习惯。

当然,目前来说王易还不会随便的在敏感领域引起关注,而且这种改变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先慢慢在英文期刊内加入一些中文词汇开始,慢慢改变一种习惯,不然要是直接大刀阔斧的来一下可能就会造成全球学术界的割裂。

起码王易对于各位精英的意见和灵感还是相当重视的。

思维的碰撞才能产生足够的火花!

时间有的是,没必要这么着急……

最后这一顿饭也算是相谈甚欢。

对于王易借用生物实验室什么的,也没有谁有什么其他的说法。

因为数学本身虽然有一些局限性,可数学转其他专业却是很受欢迎。

王易本身还是计算机系的呢,他想做什么都随他去了,反正实际上也浪费不了几个钱。

对于真正的天才,真正的高技术人才来说,足够的宽容是必须的。

“哈哈,小易你现在可是咱们的荣誉教授,如果出国出征的话,我们这边可是全程报销的,还能配一个助手跟着你一起去打理琐事哦。”

饭局结束离开的时候,一位老教授也对王易眨了眨眼睛。

“好的,如果我真出去,到时候就借用一下科院的名头了。”

“这可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

再次的短暂交流,王易和母校的关系也算是更加融洽,也更加有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