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霁尝试的几样新菜获得了全部好评,食客们纷纷向林霁询问三月三那天摆摊的地点,准备到时候去给他捧场。

摆摊需要的食材被食客们大量送了过来,连米面都送来让林霁尝尝,就差把调料都给准备齐全了。

三月三当天,不少人四五点钟就赶去山上道观烧香祈福,在天亮前赶回来开始忙碌的一天。

林爷爷和林奶奶许多年没去,今年突然想去了,林霁早起带着爷爷奶奶过去,还依据他们当地的习俗,带回来几把山上的松针,插在了食堂的墙壁上。

等到下午五点,林霁将东西装车赶往庙会的地点,让爷爷奶奶去逛逛庙会,自己带着徒弟去了摊位。

抵达预先选好的位置,林霁将东西卸下来,先把煤气罐和煤气灶给安装后,才把准备好的食材放到台上,一抬头,就对上旁边摊位老板好奇的目光。

左边的摊位上还没有人,只放着一口大锅。

右边的摊子卖的是豆腐脑,摆放几排调料,咸甜都可以添加,一位穿着干净利落的婶子站在后面。

林霁打了个招呼,这位和林霁同姓的林婶子就热情地拿起纸碗,边盛豆腐脑边问道:“婶子请你们吃豆腐脑,你们喜欢吃甜口还是咸口?”

本地口味繁杂,甜咸口都有,料汁的做法更是各有不同,想吃什么味道都看个人爱好。

林霁和孟杰都要了咸的,林瑞选择了加红糖汁。

林婶子利索地往碗里均匀加入酱油、香醋还有熟黄豆粒,问了林霁的意见后再加入辣椒油和少量葱花香菜。

端着对方递来的红亮诱人的豆腐脑,林霁笑着道谢:“谢谢婶子,等我们的糕点蒸好你也来尝尝。”

豆腐脑的味道多是取决于料汁,挖一勺豆腐脑与料汁充分接触再送入口中,滋味丰富的料汁先一步接触到口腔,还没来得及咀嚼,嫩滑的豆腐脑就要滑入喉咙,还好不热,没烫到喉咙。林霁更加小心,牙齿有了触碰的机会,豆腐脑几乎尝不出豆腥味,黄豆酥脆香甜,料汁调配得有些偏咸,但味道非常鲜美。

“婶子,你家豆腐脑做的真好,要是酱油少放三分之一勺,味道就更好了。”林霁细细将豆腐脑吃完,先是夸奖,后往林婶子的摊位上望去,询问道,“还有这酱油我尝着味道有点不一般啊”

“你这舌头灵,感觉这酱油不错吧?”林婶子有种终于遇到人识货的感觉,重新拿了个新纸碗,取出专门的酱油壶,倒入碗里面少许。

林霁尝了尝,发现那股鲜味就是酱油的味道,和市面上常见的酱油味道不同。

询问了明显知道酱油来历的林婶子,林霁才知道他们县里面还有酱油作坊存在,就是规模不大,因为价格便宜,平时就卖给周围的村民,连他们县城都走不出去。

眼看着来庙会游玩的人变多了,林霁只得先记下来地址和林婶子的联系方式,回到自己的摊位上忙碌起来。

林霁下午在食堂就将前期的工作准备好了。

将新鲜的槐花去除蒂部,用盐水浸泡几分钟,去除里面的杂质,再用清水冲洗,放置到一旁控干水分。同时准备糯米粉、粘米粉和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先后倒入开水和凉水,搅拌至没有干粉,继续加水和面成团。这时候就能够放槐花了,让槐花和面团同样充分混合,用手试试有粘性但能够拉扯开就可以了。

取出小团搓圆,用模具按压出花朵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