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吴汉和邓禹都是支持朝廷继续打下去的。侯霸也心知肚明,这次己方若再退兵,损失会有多么的巨大。

但粮草问题必须得解决,你不可能装作没有这回事,视而不见,不然等军中粮食耗光,十多万的京师军、十万的西征军,都得土崩瓦解,全军覆没。

侯霸眉头紧锁地问道:“那么军中的粮食怎么办?谁来解决军粮的问题?”

吴汉和邓禹皆垂下头,一言不发。侯霸看向刘秀,后者也是沉思不语。

已经出列的董宣还没有退回去,他抬了抬笏板,说道:“臣启陛下!”

刘秀摆手说道:“讲。”

董宣低着头,小声说道:“陛下,二十万石粮食,微臣凑不到,但,让微臣凑出一两万石的粮食,还是……还是有信心的。”

侯霸不解地问道:“董县令如何能凑出一两万石的粮食?”

“募捐。”董宣说道:“洛阳城内的商贾、士族不在少数,他们受天子照拂,朝廷庇护,赚得家财万贯,现在朝廷有难,天子为难,捐些粮食出来,也理所应当。”

听了董宣的这番话,许多大臣的眼睛都是一亮,募捐倒是个好主意。

王元跨步出列,说道:“陛下,董县令言之有理!当年王莽无粮,也采取过募捐的方式,凑齐军粮。”

刘秀看眼王元,在场的大臣们也冲着王元直翻白眼。明明是件好事,怎么让王元说出来,就那么难听呢,你拿当今和莽贼比,这合适吗?

仔细琢磨了一番,刘秀缓缓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逼着士族大家、商贾大户捐钱、捐粮,这太损朝廷的威望,也太损民心。”

董宣连忙说道:“陛下,募捐不能逼,要尽可能的自愿来捐,也正因为这样,微臣刚才才说,洛阳能凑出一两万石的粮食。”

如果采用高压手段,硬逼着大户们捐出钱粮,那凑出的粮食,可远不止一两万石了。

侯霸接话道:“问题是,即便洛阳凑出一两万石粮食,那也是杯水车薪啊。”

董宣正色道:“如果司隶各郡,全部募捐呢?”

太远的地方指望不上,等到募捐完了,再运到洛阳,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

但司隶地区的募捐是能解决燃眉之急的,募捐所得的粮食,甚至都不用运到洛阳,直接送到长安就好。

再者说,司隶地区除了三辅,像河南、河东、河内、弘农诸郡,都是非常富裕的,所能募捐到的钱粮,必定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