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卯时清晨,他先让家仆带着一封书信匆匆赶去咸阳王城请假,没有参加早朝。

但他也没休息,李廷尉将廷尉府的能吏干将全部召见过来,从中选出三十人,命令他们重新整理大秦律法,以及相关案件。

让他们先从中挑出容易——到难的案件,然后将这些案件进行改编,用改编的内容在纸上写出一道道题目,以及相对应的答案。

一日后,李廷蔚携带三十套律法试卷,以及自己写的统筹规划,匆匆赶到了丞相府。

从丁郎官送纸,再到李斯写出晋升机制统筹规划内容,以及廷尉府邸整理出三十套律法试卷,抵达丞相府,拢共也不过两日。

李斯抵达丞相府后,开门见山道:“诸位,让我们为新生的秦帝国创下一条新的文官晋升道路。这是一次能令大秦传承万万世的机会!”

说完这一句,他将手中的律法试卷,晋升机制的统筹规划等,依次分给冯去疾、王绾、以及凑巧前来作客的蒙毅手中。

王绾看得最快,他放下纸张,看向李廷尉道:“你先来寻我们,何所求?”

“以史为鉴,鉴古论今

。商鞅的军功爵制,足以令他名传千古,被后人世代敬仰!”

李斯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活到这个岁数,他作为法家学士,也有一股雄心壮志想要超越商鞅,他抖了抖手中的纸,“诸位!现在我们也同样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机会。让我们尽快达成共识,安排人手行动。”

王绾沉默地看着,没有说话。

冯去疾却微微蹙眉,放下纸张,开口道:“李廷尉,你既然提到了商鞅就应当知晓,他的军功爵制动了王族贵族的权柄,最后下场凄凉。”

“你说得没错!但苟活一世,哪里比得上名垂千古?更何况……”

李斯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我们有一点是商鞅永远比不上,那就是陛下!陛下对世家贵族的掌控,他承担变革的宽广胸襟,远不是秦孝公比得上的!你们不相信我,难道还能不相信远胜古今的陛下吗?”

冯去疾一顿,隐隐翻了个白眼,难怪了。

怪不得李斯这等贪图富贵,联姻半朝的人也敢说出为了名望搏一把的漂亮话。

有陛下的胸怀托底。

这家伙自知不会死,那就怎么夸张怎么说么,赢得身前身后名。

李斯完全不知道冯去疾的腹议,即便知道,他也压根不在意。

李斯激情澎湃地继续说了一番晋升制度对盘活大秦的必要性,尤其拿出覆灭的五国一个一个的鞭尸,王绾、冯去疾和蒙毅都是老秦人,不觉得如何,但侍墨的郎官是旧赵人过来。

他一开始听得面红耳赤,但听得“扩大向下选拔有利于帝国活力”时,他深有感触,忍不住主动点赞,并且道,秦帝国只看重才能,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方式,以及面向平民的军功爵制度,被其他几国的贵族和平民们深深的羡慕和向往。

李斯听了很高兴,继续展开说了一会,在鼓完劲后,他又冷静地点出这是陛下半夜加急送来的纸张。

丞相府的都是聪明人,听到这暗示,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