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朝阳和蒙伟宰出了医院唏嘘不已,林为民同样也在感叹。

去年老荣还说要坐他的车出院,恐怕等不到那天了。

开车将蒙、覃二老送回家,林为民也回了家,进门就看见陶慧敏正在陪客人聊天。

“林老师!”王晓波和李银禾站起了身,“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林为民笑呵呵的说着话,让两人坐下。

王晓波生性腼腆,不通人情,今天是李银禾拉着王晓波来拜年的,她说道:“多亏了您的帮助,晓波才能如愿从事写作工作。”

“要说帮忙也是一点小忙,还是他自己写的东西好。”林为民说着突然想起来,“对了,晓波,我上回在香江还买了两本你的小说集。”

“啊!是嘛?”王晓波表情有些不太自然的回应道。

林为民完全理解王晓波表情不自然的原因,小说在香江出版,样书他肯定收到了。

书名起了个《王二风流史》就算了,最过分的是书封,直接就是一男一女两个luo体在交织,一看就是按照《黄金时代》里面的男女主人公王二和陈清扬来设计的。

出版社那边基本就是当咸湿小说在出版,很符合香江人的尿性。

林为民略过书名不谈,问道:“书卖得怎么样?”

“还可以,说是一个月两三千册的销量。”

“香江市场小,一年两三万册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王晓波点了点头,他这人没什么物质需求,要是真想追求物质,也不会回国。

《唐人故事》、《王二风流史》先后出版,他收获了不菲的稿费,做到了用稿费养活自己和家庭,他就已经很知足了。

“对了,这段时间我看你杂文发了几篇,好像反响还都不错。”林为民问道。

说起这件事,王晓波的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的表情。

他写小说这么多年,至今为止发表、出版的作品寥寥无几,杂文倒是发表的很顺利。

尤其是专职写作之后,一篇接着一篇的发,几乎没有停过,确实很受欢迎。

也因为杂文的受欢迎,这一两年,王晓波在国内思想界的影响力可比在文学界大得多。

在文学界,他只是个无名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