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因为皇帝为发展经济,放松了对商人的制约。因为造船业发达,可以扬帆海外地挣银子么!

永乐皇帝五征漠北都没怎么缺过银子,泰半郑和之功。

古今中外多少实例在,海运真滴有钱!!!

小公主等着跟食铁兽一样黑眼圈的丹凤眼,一眨不眨地瞧着自家皇玛法,眸光中满是期待。

自言为大清发展也是操碎了心。

康熙哈哈大乐,毫不犹豫戳穿她:“说得还怪好听。你难道不是为了让朕广开海运,日后好能无所顾忌地派人出海挣银子?”

“嘿嘿,国富民强嘛。若皇玛法英明神武,决定力排众议,积极开展海运,重现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繁华。那,那孙女肯定第一个响应朝廷号召,用事实告诉世人,当初禁海有因,开海更有因啊。”

康熙当时不置可否,回头就拿着小孙女的图召集了几位心腹重臣。

翌日早朝,又一番激烈讨论后,开海圣旨的就宣告下达。

把胤禟跟瑚图里宜敏比给欢喜的哟!

两人名下所有的铺子都进行了几日优惠,花费多少以上可以获赠一些粗布、粉条或者罐头等。顺利拉高销量的同时,还把些滞销商品做了个清仓。

从那开始,福敏公主就彻底意识到了营销的魅力。

各种满减、满赠活动接踵而来,每次一个销量新高度。喜得胤禟合不拢嘴,直说选了小侄女当合作伙伴是自己生平大幸。

躺赢的十阿哥笑而不语,只觉得说起入股,全大清他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横竖从那以后,敏敏跟她好九叔的生意算是彻底走上了正轨,进入了良好而又有序的循环。除此之外,小爷俩还变本加厉,又弄了四船的货物,在天津卫直接出海往高句丽、济州一带。

图的就是个高速有效,顺利的话,不消月余就能打个来回。

至于倭寇凶猛,可能会见财起意?

刚献了良策的福敏公主好一顿撒娇耍赖,从她皇玛法那里抠了整整十六门可以装载在船舷上的火炮。每船四门,搭配上数量可观的炮弹。

还有足足百把连珠火铳,保证就算遇到倭寇也能全歼了对方。

现在想想,敏敏还忍不住感叹呢:“那戴梓可真是个火器制造方面的天才,区区两年而已,他都改进与制造出多少成果了?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