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这个,少年立刻打了电话给邵六爷,请他下午喝茶。

邵六爷现在的身体还算好,说龙精虎猛不大恰当,但老而弥坚还是很合适的。

所以下午的时候,他一个人就溜达着进了半岛酒店的咖啡厅。

一路上不少的人都来和他打招呼,邵六爷是笑容满面的坐在了殷俊的对面。

“阿俊,你这一次去法国,做得不错啊!”邵六爷喝了一口咖啡,才慢悠悠的道,“嘎纳你已经攻陷了,下一步应该是奥斯卡了吧?想不到我这一辈子,居然还能看到我们香江电影人攻克奥斯卡的一天!”

“奥斯卡和嘎纳不是一个级别的,估计这事儿有点难。”殷俊笑了笑道。

其实,奥斯卡最难攻克的,还是文化和社会观的差距。

一个原本的东方电影人,肯定受的是儒家的教育,或者是佛教的影响很深,那么他展现出来的,肯定是和自己的这些文化熏陶有关,也会很合适自己这边的社会观。

但这却是和西方的文化表达不一样,完全就是格格不入的。

外国人可以欣赏《黄飞鸿》,可以欣赏《英雄》,但也仅仅是欣赏而已,看看而已,你想要让他们领会到那种儒家的隐忍、大义、自强、压制……等等的精神,他们完全领会不到。

在他们看来,不服就干,随便你是谁!

同样反过来说,华国人也只是欣赏外国的电影而已,对外国表达的那些观念,实际上心中还是没有那么的认可,特别是看到欧洲人一天到晚被xx折磨得要死不活的,整天风声鹤唳的,大家都还觉得,还是咱们华国要安稳幸福得多。

前世为什么李垵能两夺奥斯卡最佳导演?

那是因为李垵已经完全的美国化了。

他的思考方向,他的人生价值观,他对电影的处理,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美国人做的,所以他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

也可以说,李垵的胜利并不是我们华国人的胜利,而是美国人的胜利——他们成功的把一个华人同化成了美国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你别说得那么谦虚,六叔看好你!”邵一夫挥手道,“我就在这儿等着,等着咱们香江人能拿到第一个的奥斯卡大奖!”

“我会为华国人拿到这个奖的。”殷俊笑道。

两人的意思一样,但话有那么一点差异,邵一夫却是听出来了,他摇头一笑,“阿俊,麦理浩已经走了,你在这里这么坚持,恐怕会吃亏的。”

“不怕。”

少年也是摇摇手,“人生在世,岂能因为一些混账的想法而放弃自己的理念?我是香江人,但也一定是一个华国人,这一点,怎么都没办法改变。”

邵一夫耸耸肩,没有再提这个事儿。

他也是从沪海走出来的人,在这方面和殷俊是一样的,不过呢,这老爷子圆滑得多,在中方没有获得压倒性的优势之前,他都是保持的中立,两方面不得罪。

也就是1984年彻底获得胜利之后,邵一夫才开始越来越大手笔的捐赠内地,逸夫楼什么的,才开始慢慢的出现。

不过六爷比起李超人来,还是要好得多的,至少人家不会说“我是一个商人,我和内地是互助互利,谁也不欠谁”这样的混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