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过后,一众贪官污吏流放的流放,革职的革职,这阵仗太大,付严栢调任京城一事便也瞒不住了。

原本还上赶着安慰刺史夫人的那些人家头一调,纷纷跑到付家贺喜。

老太太许是想着往后也不会再有机会回到俞州再见这些个墙头草,并未热心招待,敷衍地打发了不少人。

二月廿六,倒春寒过去,已至暖春,付家举家赴京,一时间付府这座小宅子显得空荡荡的。

姜氏扶着老太太出门,一边还回头问吴妈妈,“重要物件都搬到船舱去了?”

“诶,都搬了,老奴盯着呢,剩下些不打紧的玩意儿,都和着银两分了,该遣散的人也都散了。”

姜氏这才扭头朝老太太道:“母亲放宽心吧。”

老太太点点头,又道:“可给扬儿与平儿递了信?”

付家两位公子如今正在冀州,拜在一位文坛大家门下,已是半年未曾回到家中了。

如今付家迁往京城,自然是要递信儿让他们知晓。

提到儿子付毓扬,姜氏脸上也有了笑意,“递了信儿,扬儿回信说过几月后学成了,便启程赴京,母亲宽心。”

今日便要上船了,老太太心中快意,面上也有了笑,“你办事,我总是宽心的。”

这时,一直不声不响跟在后头的庄玉兰亦是附和了一句,“有夫人在,姨奶奶才能少操心呢。”

姜氏笑着回头看了她一眼,这丫头确实是会说话。

庄玉兰昨个儿一早便回了府里,刚回来就能将老太太哄的笑呵呵的,这本事在小辈儿里可是难得了。

起码付家几个小辈儿,没人有这本事。

例如那五丫头,姜氏余光瞥了付茗颂一眼,见她垂着眸子走路,一声不吭,也不知道趁今日老太太高兴,在人前多说几句好听话。

不过,倒也是个实心眼的。

忽然,付姝云从后头小跑着跟上,压低声音喊了付茗颂一声,随即亲昵地挽上她的胳膊,“五妹妹!”

自打上回药铺那事之后,付姝云总觉得她和付茗颂也算是共患难了,待她的亲昵也愈发明显。

庄玉兰不知缘由,本来回府后听说姨奶奶将付茗颂放在身边养就够惊讶了,这会儿见这个向来看不惯庶女的嫡姑娘同她走得这么近,心中的惊讶更多一分。

许是她的目光太过刻意,付茗颂莫名其妙地也瞧了她一眼。